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棉花黄萎病为害机制与抗黄萎病种质创制应用通过成果评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9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作者:包郁明  浏览次数:161
 

     12月1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研究员主持,5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棉花黄萎病为害机制与抗黄萎病种质创制应用”成果,在京通过了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由陈剑平、刘旭、吴孔明、罗锡文院士等10位专家组成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围绕棉花黄萎病菌变异复杂、棉花抗性鉴定困难和抗病种质资源缺乏等重大问题,系统开展了病菌致病性分化、侵染与为害机理、抗性遗传模式和抗病性鉴定选择技术等研究,揭示了病菌致病型分子变异、侵染与为害机理、病原变异的空间分布和分子进化机制以及棉花抗病性分子遗传规律,创建了棉花抗病性快速鉴定、抗病基因分子检测、棉花高选择压复合动态病圃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聚合选育等技术体系,创制了“中植372”和“中植棉2号”等突破性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系列品种在主产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该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植物新品种权3项、审定抗病品种14个,发表论文42篇,部分成果分别获得2013年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通讯员 尚辰)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