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的“种子”——追记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民育种专家吴坚
编者按
吴坚,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知青,发扬“安、专、迷”的精神,秉持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科技报国的理念,成长为出色的育种专家;弘扬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回到家乡义务当村主任,把落后贫穷的家乡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和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践行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的传统美德,感恩回报社会,先后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帮助贫困弱势群体60多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平凡人生,体悟生命真谛。
本报通讯员 李子祥 朱大伟 郑辉
“我能够出生在这个时代,为建设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撒一份汗,我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光荣……赤子情怀,黑土的眷恋,奔流的热血,燃烧的激情,是我不竭的动力。这就是赤子的情怀,伴我走过终生的旅程。”
这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民育种专家吴坚同志生前写的诗——《赤子的情怀》的片段。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知青成长为出色的育种专家,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2014年6月5日,在为村里办事的路上,吴坚突遇车祸,不幸以身殉职,年仅61岁。从去世到现在,一说起他的感人往事,双城市的干部群众总是眼含热泪,滔滔不绝……
誓拔穷根,潜心育种四十年
1969年2月,16岁的吴坚因父亲被打成“反革命”,放弃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回乡做了一名插队知青。那时的家乡给吴坚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穷。穷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合本地种植的“当家”品种,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玉米产量很低,即使这样的种子,还要靠县里从外省调拨。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坚踏上了漫漫育种路。
1976年,正在苦心求索的吴坚,偶然发现一穗仅有12个玉米粒的优良品种。第二年,他把这12粒玉米种在试验田里,精心培养,结果结出20多穗果实,个个籽粒饱满,产量比普通玉米高出一倍多。育种取得初步成功,吴坚也当上了公社的种子站长。
1987年,正当种子站长有望“转干”时,他毅然辞掉种子站长职务,回家搞起了玉米育种,可他的试验田却年年往里搭钱。生活的窘迫、育种的艰难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就像一粒种子,扎根黑土,生根发芽。近十年时间,他选育出多个玉米品种,并取名“丰禾”。
1992年,科研领域开始向民营方面开放。吴坚趁机成立全省第一家民营育种科研所——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并将前景看好的几个品种分别命名为 “丰禾10”、“丰禾9”等丰禾系列。为了加快育种速度,他克服资金困难,在海南开辟繁育基地,一干就是七八个冬天。终于,丰禾10号玉米选育成功,填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没有玉米当家品种、全省没有高赖氨酸品种两项空白,并大面积推广种植。一时间,省内外多家种子公司纷纷找上门来,以超百万元的高价要买断品种专利权,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经过不懈努力,他先后培育出丰禾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10号等9个玉米系列新品种,并推广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完成国家认定技术成果11项。吴坚也荣获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近百项殊荣。
胸怀全局,忠心为国育英才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跨国种子企业蜂拥而至。吴坚认识到,要保住并发扬民族种业,不仅要不断壮大自己,还必须培养更多人才。于是,他实施了“大学生人才战略”,坚持以优惠待遇吸纳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招聘来的大学生档案一律放在双城市人事局,按高于国家事业单位标准的40%发放工资,并免费提供食宿。公司在城里买了28套两居室的“鸳鸯楼”,分配给领取了结婚证的大学生免费居住,水、电、取暖等费用公司全额报销。鼓励青年员工进修深造,学费全部由公司支付,学习期间个人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有些大学生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选择了高就,吴坚全部“放行”。他说,人才是国家的、社会的,只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到哪里去都是值得的,但“有个原则,要是出国不回来了,那得说道说道”。几名大学生出去几年后,又回来工作,吴坚依旧因才施用、委以重任。
公司刚一成立,吴坚就提出要建立党组织,几个同志笑他:“咱这么小个企业,你还不是党员,成立啥党支部啊?”他说:“我虽不是党员,可有的大学生是党员、是积极分子,来了没有党组织怎么过组织生活?有的想进步、想入党,没有党组织,怎么培养?”2003年5月,双城市民营企业的第一个党支部在丰禾玉米研究所成立了。现在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基本都是党员,还涌现出省级市级劳模、省级星火计划科技带头人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团委和工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几年来,丰禾种业培养出60多人的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从这里走出去的30多名学子,大都是农业科技骨干,传承着农业科技薪火。
情系社会,热心公益帮危困
熟悉吴坚的人都知道,他的口头禅是“责任”!几十年里,他总是自觉自愿地尽到对国家、对事业、对人民的一份责任!
“我和吴坚因种子结缘,从1981年到现在已经33个年头了,30多年里,亲眼目睹了吴坚爱心奉献、热心公益的点点滴滴。”说起吴坚热衷公益的事,丰禾种业总经理冷洪贵一边流泪一边不停地述说。以前因为穷,吴坚经常不穿袜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他拥有过亿资产,获得诸多荣誉,但始终本色不改,恪守着克己为人的价值观念,默默承担着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没有名车、名表,一件穿了10来年的夹克衫和一双旧皮鞋是他的标准形象。他不抽烟、不打牌,没吃过一顿豪华大餐,没走过一地异国风光,一家人生活都非常俭朴。他从没利用自己的影响或人脉,为自己或家人谋过一次私利。但当国家、社会、群众有困难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尽己所能扶危助困解难题。
2002年起至今,他的公司每年都要把价值20余万元的优良玉米种子,无偿送给农村老军人、老模范、老干部、老党员和贫困户。
汶川地震,他第一时间召开领导班子和公司员工大会,带头积极捐款。玉树地震时正是公司备春耕生产大忙季节,他立即停下手中工作,组织捐款,他和团队捐助钱物累计资金超百万元。
他出资28万元,为研究所所在的乡购买三台垃圾清运车和一台铲车,使该乡成为双城市第一个用机械清运垃圾的乡镇;个人出资15万元,为老家赵家窝棚屯铺上砂石路,安上路灯;帮助新兴中学等六所中小学整修危房危墙;常年资助贫困学生,帮助近百名贫困失学儿童重新走进校园、40多名学生完成高中学业、30多名贫困家庭学子圆了大学梦。
反哺家乡,甘心当个“好儿子”
吴坚经常说,自己是新民村的儿子,看到父老乡亲过着贫苦日子,“心里就堵得慌”。他曾两次谢绝组织上拟提拔他任双城市副市级领导的“好意”,却应村民要求,在2008年9月,主动回到新民村,参加村委会主任选举并高票当选,一干就是六年。村党支部书记韩玉荣说,当时的新民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议事必吵架,村委会的窗户、门经常被人踢破、砸坏,居住环境差,村容村貌更差,村民收入低、生活困难,邻里纠纷、小偷小摸时常发生。
六年里,他把工资全部存在村里作为“救急金”,谁家有个为难招灾的,就拿这笔钱以村里的名义救济。直到有细心的村民在领取救济款签字时看到“从吴坚工资款中支付”字样,才得知吴坚不领工资、无私奉献的秘密。
吴坚的儿子吴芳勇说:“父亲当上村主任后,几乎没有在家吃过一顿安稳饭,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成了村里的热线,双脚始终在奔忙。”他出力、出钱、找关系、请能人,不知疲倦地为村里奔波操劳,争取到各类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建成1.7万平方米的公园式文化活动广场;筹建了占地22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修拓了16米宽的村内主大街;安装了146盏路灯;将全村五个自然屯的自来水管网全部并网改造,新上了净化设备,实现了统一处理、统一给水;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名盛”“福祥”和“五龙源”三个农民新居;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样板村。
2011年9月,村委会换届选举。吴坚已经干满一届,父老乡亲纷纷登门,恳请他继续当主任。不等吴坚表态,家人和公司员工一致反对。老伴更是声泪俱下:“老吴啊,你为村里花钱,我没意见;耽误公司发展不埋怨你;为了村里的事得罪亲人,我也理解。可这么干就累死了,你不要命了?”她甚至亮出了“离婚”的杀手锏,吴坚却说,村里还有几件大事没干完,还有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父老乡亲都在盼着,再干完这一任,就再也不干了。
吴坚遗体告别仪式这天,广大干部群众包括30多位从丰禾走出去的员工,从天南海北赶来送吴坚最后一程。吴坚去世后,村民自发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为他守上一个“头七”。
吴坚走了,但他的精神已然升腾在这片黑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