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行驶河西走廊,视野里连绵延伸着两条“带子”,一条是绿意盎然的绿洲农业带,一条是苍凉土黄的戈壁沙漠带。正是这天然的“隔离带”,成为“种子生产最佳的理想王国”,玉米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商品性好,造就了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供应全国大田用种量50%左右的种子。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安全,粮食才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可见甘肃玉米制种业对保障国家供种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
稳定基地面积
提升制种效益
人勤春来早,3月初,河西走廊依然冰天雪地,但临泽县鸭暖乡张庄村农民张科年已准备播种玉米制种。他告诉记者:“去年1亩玉米制种收入2300元,我家10亩制种田收入2万多元。这些年玉米制种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张掖曾经是全国的商品粮种植基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玉米制种在这里兴起。“张掖玉米种子”获得全国唯一的种子国家地理商标证书。甘肃省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以来,该市把发展杂交玉米制种作为重点富民产业来抓,全市2014年玉米制种面积达75.9万亩,占全国的25.7%、全省的61.7%,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面积达100%,实现全覆盖。
以张掖为主的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在全国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提高,建成了全国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最具优势的玉米制种基地。2014年全省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23万亩,产种量4.78亿公斤,制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总产量的42%和48%,占比分别较2013年上升了4个和5个百分点。
记者采访时,随处可见一座座现代化的玉米种子加工厂。在高台县种子公司,堆积如山的玉米棒子金灿眩目,生产线上脱粒机、精选机欢快地旋转着,汇入传送带的新种子如浩浩荡荡的大军,伴着丰收的交响乐蹦蹦跳跳涌向仓库,加工场面火爆异常。
据省种子局介绍,像这样的玉米种子企业在全省共有125家。中国种业54家骨干企业中有41家在甘肃省建立了玉米种子加工中心和生产基地,建成玉米果穗及籽粒烘干线209条,成套加工线90条,种子加工能力6亿公斤以上。加工带动增值,全省玉米制种已带动农民增收29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成为河西走廊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
强化技术指导
推进“四化”建设
制种玉米的大喇叭口、抽穗拔节、灌浆等不同生长时节,记者行驶于河西走廊,但见大片大片的制种田里,一株株玉米齐刷刷一般高,长得整整齐齐。不同时令,都有省市县乡技术人员和制种企业的管理人员督促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对农户进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服务,农民集中在田地,统一进行播种、浇水、抽雄、机械收割、晾晒等。
这是甘肃省在推进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中,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四化”建设的结果。2012年以来,按照“四化”建设要求,以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实行“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制种大户+基地”等新型基地建设模式,在张掖、酒泉和武威三市推进玉米制种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了企业与基地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打破了一家一户经营模式,提高了基地组织化程度,为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
2013年,张掖市、临泽县、甘州区、高台县、凉州区、肃州区、永昌县和古浪县等1市7县(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基地建设和管理提升到国家层面,确立了甘肃省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地位,成为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同时加快推进国家基地项目,省发改委和省农牧厅组织编写并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国家玉米制种基地(甘肃)项目可研报告》,2014年国家发改委完成了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等4部委行业审查和专家评估,审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整治种子市场
擦亮“金字”招牌
做大做强制种产业,维护好种子生产秩序是关键。对此,甘肃省大力开展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从刑事、民事和行政三个方面推进,加大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农业部和省政府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将基地建设和管理由地方层面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开展种子基地生产秩序专项整治,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省上配合农业部对张掖、酒泉、武威、金昌4市玉米制种基地进行专项检查,对违法行为逐一立案查处,有效地震慑了无证生产及侵权套牌行为。特别是近两年来,查处案件83起,追查责任人49人,基地监管重拳打假取得明显成效,玉米制种基地违法企业和违规生产分别较上年减少59%和40%,基地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进一步强化合同管理,严格种子生产示范合同管理,切实维护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的合法权益。强化行业自律,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完善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和“戒免谈话制度”,营造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制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河西走廊制种产业“金字”招牌愈发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