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海涛 齐振江
春节过后,全省各地春耕备耕全面展开,“农资打假”行动全面启动。农资市场到底情况如何,日前记者走进乡村、深入市场进行了探访。
3月15日,在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天,记者随有关部门来到庐江县福元乡,一场“识别化肥品牌”公益宣传活动吸引了许多群众参加。前来赶集的村民严从辉拿着宣传单,正向工作人员咨询如何识别伪劣化肥。
严老汉今年50多岁,家里有20多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每年买化肥要花三四千元钱。他告诉记者:“现在买肥料,不能捡便宜的就买,还要挑品牌,不过就是牌子太多,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个牌子好,有人指点一下就好了。平时我都是到乡农技站去买化肥,也去过五六家化肥销售连锁门店,主要想问问哪种化肥最实用。其实,地里需要什么样的化肥,我们也不懂,一般是听人家讲什么牌子好,乡亲们就一起去买,这样在价钱上能优惠点。 ”
严老汉还说:“目前,化肥、复合肥等品牌太多,有的还是外国产的,如果只看说明书效果都特别好,挑个化肥也让人无所适从。 ”
在活动现场,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因国向村民们介绍了假化肥的危害:“市场上有各种杂牌子的化肥,质量欠佳,加重土壤盐碱化,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正常生产和农田可持续耕作,造成农作物结实率下降并引起减产,影响农民增产增收。 ”
省工商局市场处李秉政说,目前化肥领域“傍名牌”和侵犯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呈现上升势头,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的问题上,希望生产企业能够与工商部门密切配合。同时,也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加强监督并积极举报,做到“不买假,不用假”。
安徽农业大学一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新型肥料正成为化肥行业发力的焦点,因为它契合了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也适应了产业升级的需要。不过,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浅尝辄止,创新路径出现偏差,满足于炒作新概念、制造新噱头。由此,各种打着‘新概念’旗号的肥料产品层出不穷,引发了化肥行业造概念、乱命名等诸多乱象。其实,一些所谓的创新不少只是名称、包装等形式上的翻新,真正意义上创新不多。如果化肥产品不能在技术、内涵上有所突破,不能改变产品的实际效果,就是忽悠老百姓,产品也只能昙花一现。 ”
3月16日上午,庐江县汤池镇双墩村的种粮大户孔令圣,来到镇上的一家农资加盟店,咨询购买化肥的事。他与 10多位村民合伙租种了3000多亩地,他承包了500多亩,农资需求量较大。他告诉记者:“凭着多年种田的经验,种庄稼如何选好种子、肥料、农药都很重要,市场上的杂牌子不能用,我曾买过假肥料,埋进土壤不溶解,有的甚至用水都泡不开。种庄稼也要参加农资技术培训班,多听听专家的意见,提高识别假劣农资的能力。 ”
据省工商局市场处工作人员刘士岍介绍,目前仍有少数企业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利用所谓的新产品、新配方夸大其词,做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质监工商部门对全省市场上销售的肥料进行质量抽查,涉及合肥、蚌埠、阜阳、宿州等9个市,抽样147组,经检验,合格129组,合格率为87.8%;在不合格的18组中,主要是养分含量、酸碱度、氯离子、水分等指标不合格。
省土壤肥料总站的胡芹远告诉记者,市场上的肥料品牌众多,但识别真假还是有迹可循的。首先,看产品名称,国家规定不能在产品名字前面添加修饰语,夸大宣传就是哄人的。其次,每种产品都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养分要求,如果达不到标准,就是不合格产品。有些企业取一个新名字、打造新概念,只是想借此抬高价格。再次,要有生产许可、肥料登记许可等合法证件,产品包装上要有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并与营业执照上的一致,电话要是带区号的固定电话,其他都是不规范的。他建议,农民群众应选择那些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确保优质高效。
3月12日,在桐城市孔城镇的一家农资产品门店里,记者看到几位村民在购买种子。货架上摆着水稻品种两优038、C两优87等十几种品牌。村民王学富对记者说:“过段时间就要插早稻了,我来看看有哪些种子品牌。 ”记者问他,过去买过假种子或质量不好的种子吗?他说,种子的优劣凭肉眼看不出来,何况这么多品种,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的。曾经本村有人买到过假种子,出苗率差,后来举报到有关部门,经过查处,追回了2000多块钱。
与其他农资相比,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最关键一环。近年来,随着育种研发的不断推进,我国种子品种数量也越来越多。据悉,目前全国种子企业的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依然有5000多家。各个种子企业经营的品种数量不一,而且单个品种也存在由多家种子企业经营的情况;此外,每家种子企业又有数量庞大的经销商。种子销售中也存在未审先推、假冒套牌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增加了市场监管难度和农民用种风险,而开展种业全程可追溯管理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安徽农垦集团皖垦种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朱林波告诉记者,小麦良种生产重点是加强新品种选育,要将高产、抗倒伏、抗病、优质的新品种作为推广的核心,让一些品系、品种进入国家级、省级的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只有品种表现良好,才能塑造品牌形象。每家种子生产企业都应严控种子质量关,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施生产经营“五统一”管理和质量全程控制。
省种子管理总站李怀安告诉记者,种子的假冒伪劣仅从外观来看是很难识别的,必须经过仪器检测。村民在选购种子的时候,首先要选品牌、看标签,比如丰乐等大公司生产的种子;然后再看包装是否规范,问问经销商的进货渠道是否规范,产地在哪里等等,必须要有生产厂家的地址,以便发现问题能及时举报。
省农委有关农业专家建议农民朋友,春播选种时,不要片面追求新奇品种,应选择已经通过审(认)定的品种,因为有些单位和个人往往将刚培育出来、未经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检验的品系以新品种的名义向农民宣传,有的甚至将已被淘汰的品系也冠以 “新品种”或“奇特”品种大量推销,造成引种后发生减产或绝产现象。另外,不要盲目追求高产品种,种植高产品种作物未必就能高产,因为作物品种都具有地域性,外地的好品种不一定适应本地的种植条件。围困 赵乃育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