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一般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期在下胚轴或茎基部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斑,病部向里凹陷,扩展后围绕一圈致使茎部萎缩干枯,造成地上部叶片发黄,最后幼苗死亡,但不倒伏。根部受害多在近地表根颈处,皮层变褐或腐烂。在苗床内,发病初期零星瓜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经数日反复后,病株萎蔫枯死,早期与猝倒病相似,但病情扩展后,病株不猝倒,病部具轮纹或稀疏的淡褐色蛛丝状霉,且病程进展较慢,有别于猝倒病。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病菌适宜土壤PH值为3-9.5,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病菌主要通过雨水、水流、带菌肥料、农事操作等传播。幼苗生长衰弱、徒长或受伤,易受病菌侵染。当床温在20℃-25℃时,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播种过密、通风不良、湿度过高、光照不足、幼苗生长细弱的苗床易发病。黄瓜立枯病是由丝核属真菌和半知菌亚门侵染所致,通过灌溉、农具等传播。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病菌发育温度19~42℃,适温24℃;适应pH3~9.5,最适pH6.8。播种过密,分苗、间苗不及时,苗床湿度大,幼苗徒长,苗床缺肥等,都可引起苗期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