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人才:离企业近一点再近一点
《农民日报》( 2015年08月10日 05 版)
编者按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这不仅是电影台词,更是种业科研领域的真实写照。随着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企合作的日趋紧密,科研院所里越来越多的人才通过不同的方式向种子企业流动。本期《业界聚焦》带您看看科研人员如何向种子企业流动。
高校育种专家到企业兼职 为科企共赢筑桥梁 绘图:吴狄 本报记者杨娟 每天早晨6点动身赶到位于长沙望城区农村的企业育种基地,在田间一待就是整天;晚上赶回学校,给本科生上课;周六不休息,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这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唐文邦这两年以来的工作“新常态”。 在学校,唐文帮仍是学生眼中敬职敬责的好老师;在企业,他成为湖南希望种业有限公司不可或缺的首席育种专家。虽然忙得连轴转,可是,这种快节奏下的高效率,让唐文邦感到身心愉悦。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从纸上谈兵的论文中解脱出来,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真正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看着自己选育的水稻品种从实验室走向农田,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了、有出息了。 唐文帮的变化,源于两年前学校与湖南希望种业签订的合作协议。 到公司育种,不谈钱,图啥? “我和唐老师合作从没谈过给他多少钱,我直接送他一些股份,让他成为公司股东。育出好品种,公司赚钱了,自己也就赚了。当时,唐老师差点辞掉高校工作,专职到我这儿育种,硬是被我给劝住了。”希望种业董事长丁新才笑着告诉记者,就算给了唐老师一个金饭碗,也不能让他丢了铁饭碗。 42岁的唐文帮,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并留校任职,这些年选育了不少好品种,是湖南省中青年育种家代表。可是,是什么让这位拥有良好待遇、受人敬重的社会地位的大学教授差点儿就从高校辞职呢? 唐文帮说,育种多年,一直以来,面临的困惑是杂交稻高产米质却不高,高产和优质之间,自己今后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去使劲? “高产难道就不能优质?常规稻的米质可以提高,杂交稻同样也可以有好品质。做到了高产优质,米好吃也好卖,自然就受农民欢迎。”在丁新才看来,商业化育种不只是把育种交给企业去做,而是企业要面向市场、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育种,选育农民喜欢的品种。 “所以,公司一直把农民对种子的需求作为育种的方向,目的是降低农民种植成本、让农民种出既好吃又好卖的稻米。”唐文帮说,到公司育种,并不是为了挣更多钱,而是被希望种业商业化育种的理念和做法打动了,他希望利用公司提供的平台,选育出更多受市场欢迎的品种。 于是,合作之路开启。2013年,湖南农业大学和希望种业签订了一份校企合作协议,公司每年给学校38万元的技术合作经费,其中18万元由唐文帮作为课题发展基金。唐文帮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之外,进行品种选育等研发工作。研发成果,独家经营权归属公司,公司按每公斤0.6元提成给学校作为品种权费。 学校、企业、个人“三方”共赢 合作协议签订之后,学校从企业获得技术合作经费和品种权费,一方面解决经费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校从企业获得长期实习的基地,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标。 企业则利用学校的优秀育种人才、种植资源和现代生物技术方面的成果,育种效率大大提高。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种业低谷的大背景下,希望种业引进的多产育种人才让其软硬实力大大增强,销售业绩成倍增长。在去年湖南官方举行的一次新品种拍卖会上,竞拍单价最高的品种就是出自希望种业。 唐文帮说,对他个人而言,到企业育种后最大的好处是,紧盯市场选育品种,思维开阔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以前一直搞传统育种,对现代分子育种持怀疑态度,如果不是到企业来,自己很难迈出这一步。” 这一变化始于希望种业与湖南农业大学以及中科院现代化研究所的一项关于低镉品种选育的合作。“现代化研究所通过分子检测,给我提供了3个低镉标记的材料,没想到,只要是被标记的品种在我的试验田里长出来检测后镉含量确实就低。这使我不得不承认,现代化育种技术的科学性。”唐文帮告诉记者,由于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最终是解决的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三个合作单位有着明确目标,分工协作,发挥所长,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选育的两个品种都被推荐为2015~2016年湖南省低镉应急招标品种。 “一直以来,公司与学校的合作局限于品种买卖,属于简单的‘交易’;现在才是真正的‘资源共享’、三方共赢的实质性合作,我希望这样的合作越久越好。”丁新才说。 育种、育人两不误 作为教书育人的农大教授,兼职到企业育种,会不会影响本职工作而耽误学生学业? 唐文帮告诉记者,到企业育种后,由于有了更好的育种平台和专业队伍,其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而他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学制3年的硕士研究生半年时间上课,一年做实验,一年到公司实习。 “如果学生没有到公司实践的机会,育种就等于白学了,毕业后难以找到相对应的工作,即使从事育种工作,也几乎要从头学起。”唐文帮说。 唐文帮的硕士研究生雷冰告诉记者,唐老师在选育品种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成才。由于学校与公司的合作协议,他在公司实践,除了50元/天的科研补助,他还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整个育种的流程和具体操作。 “学生‘早入行’才能‘早得道’。育种与育人二者并不矛盾,没有长时间的实验和实践,种子选育不出来,人才也培养不出来。学生跟着我进企业、下基地,直接面对市场和生产实际,才会成长得更快更好,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唐文帮说。
|
从科研院所跳槽到企业 未来会有更多人吃螃蟹 本报记者王澎 随着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种业科研主体地位日趋明确,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的政策相继出台。但是,敢于从科研院所迈出这一步走向种子企业的科研人员却少之又少。原本“旱涝保收”的编制待遇、企业的经营风险、传统科研体系和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格格不入等等诸多因素都在无形之中给科研人员向企业流造成了层层阻碍。从科研单位跳槽到种企,这虽然不是天方夜谭,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敢“吃”的“螃蟹”。 原本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保所担任所长工作的刘辉就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曾获农业部、黑龙江省、黑龙江农垦总局多项科技进步奖的他,却辞去了科研所的职务,在2013年3月来到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工作。 “国家对于种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我希望能为民族种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刘辉谈到选择垦丰种业的原因时说,“在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垦丰种业的影响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简单和谐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加入垦丰种业两年多的时间,刘辉先后担任了研发中心的副主任和主任,作为企业的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就是构建并完善垦丰种业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以及进行日常研发管理和对外交流等。 随着国外种企的不断冲击、市场需求的转变,育种研发能力已经成为种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两年来,垦丰种业表现出对于研发的极大重视及渴望。没有品种哪来市场?没有科研哪来品种?刘辉说:“垦丰种业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大力构建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已见雏形,年研发投入已经过亿元,研发基地、实验设施、仪器设备等都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垦丰种业对于科研的重视之外,还得益于国家各部委、省政府、农垦总局、中国种子协会等在资金、政策、项目、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支持。” 在企业与科研单位同样在进行研发工作,两者却大不相同。企业的科研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的,目的是不断开发完善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科研单位是以公益性、基础性研究为主。当问及两者不同之处时,刘辉答道:“企业的优势是科研人员待遇高、研发项目可持续性强,但工作稳定性不如科研院所。科研院所的最大优势是有事业编制,收入比企业稳定,但事业单位往往由于项目主持人的变化导致研究中断,可持续性弱。” 研发目标、研究方向、科研体系都不同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二者都有着对方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存在着不容小觑的劣势。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科企合作成为必然。“投资主体也大不相同,企业主要是自己投资,而科研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刘辉说,“企业的难点是人才短缺,而事业单位的难点是如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以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充分认识到企业需求的刘辉,带着自己对与科研院所的了解和科技研发的理解来到了垦丰种业。近日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让刘辉这个“过来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除了像我一样辞职后到企业去,还可以到企业兼职兼薪,这样一来,科研成果可以迅速转化,科研人员的价值和收入会同时增加,而企业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作为垦丰种业科研主管的刘辉说,“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我一样‘吃螃蟹的人’。”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王澎 随着近年来民族种业的飞速发展,种企对人才的渴求也日趋明显。种企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最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思想、肯吃苦的人才。 像唐文邦这样兼职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育种家,在外人看来是既拿金饭碗又端铁饭碗,可谓名利双收。可曾想,唐文邦每天早上6点就要动身、每周有6天时间奔走于企业和学校之间,他的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有人说唐文邦是“一脚踏两船”,但实际上他却是高校和企业链接的重要桥梁,科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输送科研人才靠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种企在花重金招兵买马时,希望得到的是能创造价值的人才、能助企业一飞冲天的良将。在科研院所坚持研究并取得骄人成果的专家学者们,无论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型研究,每个有成果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历史。企业和科研院所需要的都是人才,而非混日子的懒汉。 离开科研院所就失去了编制,也就等于没了保障。这似乎是制约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的巨大阻碍。细想之下,那些在科研院所干得风生水起既评职称又得奖项的大专家、名学者,哪个没有“两把刷子”?他们哪位不是种企趋之若鹜、争相追捧的顶尖人才? 现在的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可能还留给那些靠国家项目经费、坐等固定工资的所谓的科研人员一丝空间。但随着国家科研体质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养懒汉、留闲人的科研院所将不复存在,只有专注于科研、致力于种业的真学者、纯专家才能在将来有一席之地。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像刘辉一样,佳禽择良木而栖,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优秀种企,共同做大做强。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像唐文邦一样,做科企合作的桥梁,链接科研院所与优秀种企,为科研成果转化添一把助推剂。只要有能力还可以“另立山头”,依靠自身科研实力成立种子企业开创另一番事业也不再是天方夜谭。 企业不稳定、没保障,不该成为无能者的借口,更不该成为托辞。要向勇于走向企业的科研人员祝贺,要向他们致敬,更要向他们学习。 近年来,“吃螃蟹”的甜头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科研院所出身的种业专家“跳槽”到垦丰种业,他们在更贴近市场、更贴近农民的企业舞台上为民族种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2013年,张亚田辞去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职务,到垦丰种业担任研发中心副主任及玉米首席科学家工作。 2013年,徐希德辞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副所长职务,到垦丰种业担任水稻首席科学家。 2014年,胡喜平辞去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职务,到垦丰种业担任大豆首席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