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腾飞
在日前举办的全国水稻杀虫剂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班上,几位专家提倡的“好药还要慢慢用”的理念让笔者印象深刻。一个药剂再好用、再高效,如果长期连续单一使用,很快就会产生抗性,即便加大用药量,这个药也“不管用”了,这是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常会面临的一个窘境。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各稻区大面积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但从2005年起,褐飞虱对吡虫啉暴发高水平抗性,噻虫嗪被推荐为替代药剂,但随着田间使用量的增加,褐飞虱对噻虫嗪抗药性水平上升明显,有着类似境况的还有噻嗪酮。对此,全国农技中心先后发文,指导各地暂停用吡虫啉、噻嗪酮等防治稻褐飞虱。就这样,一个个曾经的水稻杀虫当家品种威力不再,只能再寻求别的高效杀虫剂。归根结底,并不是药剂本身不好,不科学的用药方式才是导致“药不管用”的根本原因。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好比吃饭,再好吃的饭如果一直连续吃,也会吃腻,而如果经常换着花样搭配着吃,就能保持一个好胃口,对很多食物还都会保有新鲜感。用药亦是如此,多种药剂轮换交替着用,不仅能保证防效,还能延缓抗性产生,保持害虫的敏感性,现有产品的使用寿命就能够延长,在更长的时间内,种植者防治害虫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需要靠增加剂量来保证防效,不仅能有效应对病虫害、保障作物丰产,还能保护环境、节省农药使用量和种植成本。
更何况,一种新的作用机理独特又高效的药剂研发何其不易,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和巨额资金,更要珍惜使用,延长其寿命,延缓抗性发生,让它能更长久地为种植者服务。所以,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改变长期依赖一种药剂的习惯,把多种高效药剂替换着用,保持药剂选择和防治措施的多样性,让害虫抗药性没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