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组长、玉米化肥减量首席专家张福锁
绘图:焦海洋
编者按:今年,农业部出台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指出,化肥减量要突出主要作物和重点地区。玉米作为主粮,用肥量大、种植区域广,成为2015年化肥减量的率先试点的作物之一。本刊专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详细解读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方案,并介绍一种新型化肥减量增效耕作方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本报记者李纯见习记者周鹏飞
记者:玉米作为2015年化肥减量率先试点的作物之一,您认为目前玉米施肥存在哪些问题?
张福锁:东北和黄淮海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玉米施肥存在的普遍问题有:总体上化肥施用量偏高,尤其氮肥;区域间差异较大,部分区域的施肥量较高;同一区域不同农户间施肥差异较大,过量施肥与施肥不足并存。基于上述问题和我国玉米生产的现实条件,我们团队制定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方案。主要措施是:建立区域性化肥施用的总量控制技术指标,以控制部分施肥过量的区域和农户;大力推广区域玉米配方肥,在区域尺度上降低农户施肥过高或过低、养分不均衡等不合理现象;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质量,有机替代无机;大面积集成应用绿色增产模式,提高玉米单产,提升养分效率,实现减量增效。
记者:我国玉米主产区纬度跨度较大,区域总量控制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指标?
张福锁:区域总量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因地制宜”,因此我们对玉米主产区进行了划分。根据生产布局、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地形和土壤条件可以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划分为6个亚区:东北冷凉春玉米区:黑龙江的大部和吉林省东部;东北半湿润春玉米区:黑龙江省西南部、吉林省中部和辽宁省北部;东北半干旱春玉米区:吉林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南部;东北温暖湿润春玉米区:辽宁省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省东北部;华北中北部夏玉米区:山东省和天津市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华北南部夏玉米区:江苏及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南部。
我认为,区域总量控制是根据一定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空间范围内的土壤潜在养分供应水平总体稳定的特点,将一定区域内作物全生育期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总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总量控制是基于区域内多年多点的肥效反应结果确定的,既能保证作物产量,又不至于过量施肥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在产区细分的基础上结合各亚区的特征,我们已经制定出具体的化肥施用总量控制指标(表一),各地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应用。
记者:《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将“精”作为化肥零增长技术路径的第一条。各亚区有了自己的“大配方”之后,怎样结合各地不同的生产条件进行“小调整”以做到精准配肥?
张福锁:要做到精准配肥,关键就是要用好“大配方、小调整”的区域配肥技术。这一技术是在归纳区域作物生产体系与种植制度特点及土壤养分供应特点等共性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相关技术原理确定区域氮、磷、钾及中微肥的适宜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并以工艺与市场研发区域配方肥料为技术载体,配套相应的施肥技术和农化服务,实现区域高产、优质、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区域玉米配方肥的大面积应用可以在区域尺度上降低农户施肥过高或过低、养分不均衡等不合理现象。在区域大配方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区域或田块,还可根据产量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作物长势、土壤测试和植株营养诊断等调整用量或配施一定的单质肥料,这就是“小调整”,以实现更为精确的阶段性养分管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施肥的区域大配方和施肥建议(表二)也已经出台,各地应加强土壤测试和对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确保肥料生产企业按方配肥,在提供大配方肥的同时,提供因地制宜的小配方肥料。
记者:我国目前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亟待提高。对于玉米种植,怎样实现有机无机结合,用地和肥地结合?
张福锁:玉米养分吸收总量中,大约35%的氮、20%的磷和80%的钾在秸秆中,秸秆还田对于归还养分、提升土壤质量、部分替代化肥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快速发展,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黄淮海地区。当前,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在继续扩大面积的基础上,要重点改进深翻入土、提高下茬小麦播种质量的技术环节;东北地区应大量支持、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以带动秸秆还田,并提倡秋整地以利于秸秆腐解和蓄水保墒。
在秸秆还田基础上,下茬作物的施肥方案应进行适当调整,其中,钾肥用量应下调15~30kgK2O/ha,氮肥用量在总量稳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基肥氮的比例以利于前期供氮。
有条件的区域,还要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如畜禽粪尿堆肥、沼渣沼液等。在此情况下,化肥用量则可以酌情下调。
记者:过量施用化肥是出于提高产量的需要。化肥减量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实现减量增效的目标?
张福锁:化肥不足或化肥过量都会降低产量。要提高产量,同时节肥增效,就必须把养分管理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起来。近年来我们在全国开展的玉米高产高效研究与实践表明,只有施肥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很好的结合,才能达到增产幅度大、化肥减量多的好效果。
各地在实施上述总量控制、区域配肥、有机替代等减量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应与密植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紧密结合,集成高产高效的绿色增产模式,开展大面积、整建制示范推广应用,以提高玉米单产,提升养分效率,实现减量增效。
(特别提示:表一、表二详见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