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哲雯)中国农科院近日在河北沽源县举办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会,结果表明,项目示范区测产产量每亩3000公斤以上,增产20%,节约人工成本250元以上,农药减施约10%,综合经济效益约为每亩2000元。
从项目示范展示的效果看,该技术取得的成果可用“三提高、一降低”来概括:通过优质高产品种筛选和脱毒种薯的应用,对提高单产效果显著;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分高效利用技术和农药减施高效利用技术,提高了水肥药的利用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促进了马铃薯绿色生产和农业环境的改善;通过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植过程的机械化程度,节约了人工成本。该技术模式的构建与推广,将大幅度提高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和种植效益,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发展目标,对我国现代农业和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针对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低、主食产品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脱毒种薯应用率低、水肥药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等一系列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问题,2015年在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蔬菜所联合资划所、植保所、农机化所、加工所的相关专家组成攻关团队,开展了“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布局了5个示范基地,集成了高产优质品种、种薯脱毒快繁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分高效利用技术、农药减施高效利用技术、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主食化产品加工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