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库存高企 陈锡文:必须降低玉米价格
国家粮食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本期(1月21-25日)东北四省区收购玉米410万吨,累计收购7725万吨。虽然我国玉米连年丰收,但消费增速却明显放缓,玉米阶段性过剩明显,与国外价差较大,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
据悉,我国玉米库存已超过2亿吨。目前国内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国际粮价低位运行,11月1日国家启动临储玉米收购后,国内玉米价格止跌反弹,出现上涨。据中国玉米网监控数据显示,截至日前,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多在1700—1980元/吨之间,河北、山东和河南等地玉米收购价多在1680—1900元/吨之间。由于受到政府价格支持项目的支持,我国玉米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1月27日,美国玉米到港价格为187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仅为1230元/吨,我国玉米与国外差价约为每吨700元。外媒称,我国实施价格支持项目,目的在于保护农户收入。
由于政府对玉米和小麦进口实施配额限制,意味着饲料加工商不能大量进口玉米或饲料小麦。但是高粱、大麦和玉米酒糟粕并不受到进口配额的限制,尽管国内库存高企,国内外价格相差悬殊还是导致高粱、大麦和玉米酒糟粕这些替代品进口数量激增。尤其是高粱。截至2015年9月份的市场年度里,中国的高粱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20万吨,相比之下,四年前只有4000吨。本月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示,中国必须降低玉米价格,阻止玉米替代品进口。
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方面,形势仍不容乐观。东北产区方面,玉米购销热度明显下调,伴随小年临近,东北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有所减弱,贸易商停收情况也有所增多,亦有部分临储库点入库节奏放缓,市场整体购销热度明显下调。华北产区方面,现货呈区间内调整,经历周末一轮寒潮影响,降温降雪对产地部分深加工厂门到货产生影响,但周末收购价格的调升在粮源充裕、天气好转因素下再次弱势调降。南方销区难现08年冬雨灾害,但南北购销进一步清淡,南港库存消耗进度放缓,多数企业已停收,购销清淡致行情弱势维稳。
饲料养殖产品面临下调压力。深加工行业产品价格整体较为平稳,日前酒精、淀粉等深加工产品价格整体平稳,DDGS价格出现小幅下调。节前订单陆续出库,消费刺激令淀粉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水平,淀粉深加工企业普遍盈利,盈利水平保持在100元/吨以上,但鉴于行情的偏弱走势预期,排除地域货源供给考虑,多数企业原料库存未有大规模增加情况。专业人士分析,临近小年,上下游节前备货进入尾声,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乡,全国玉米现货市场购销整体趋淡。
有消息称,我国计划取消对玉米价格的管制,此举旨在降低国内玉米价格,减少玉米替代品的需求。陈锡文称,玉米市场的政策指导将允许市场来决定玉米价格。他表示,农户将不再通过支持价格来享受补贴。业内人士透露:“去年中国削减玉米最低收购价格,今年还可能继续调低收购价格。”据笔者获悉,目前我国官方暂未发布关于彻底取消玉米支持政策的文件。今后,本报将对此保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