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法规 » 正文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71
 
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厅(委、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树立健康理念,科学引导消费,促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现就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一)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的有益探索。还有五年时间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13亿多中国人都将进入一个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呈现品质消费、绿色消费、个性消费新趋势。食品的开发要适应这一变化和趋势,拓展传统主食文化内涵,展示不同主食文化品味,体现不同主食使用价值。马铃薯以其营养丰富著称,特别是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和主食文化发展的需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培育健康消费理念,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
(二)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的有益探索。多年来,在农产品供给的压力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耕地地力下降、水资源更为紧缺,资源环境已亮起“红灯”。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点,适应范围广,增产空间大。在抓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同时,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作物来抓,推进科技创新,培育高产多抗新品种,配套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增加主粮产品供应,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发展。
(三)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马铃薯作为适应性广的作物和市场潜力大的产品,是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理想的替代作物之一。把马铃薯作为主粮、纳入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作物,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延长产业链,打造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种植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四)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马铃薯用水用肥较少,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分别是小麦的2倍、水稻的1.3倍、玉米的1.2倍。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扩种马铃薯,减轻农业用水压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五)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带动脱贫致富的有益探索。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马铃薯多种植在西部贫困地区、高原冷凉山区,既是当地农民解决温饱的主要产品,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作物。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开发,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分享增值收益,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
与此同时,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也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有发展理念的引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促进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二是有巨大市场的拉动。还有五年时间就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将进入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新阶段,城乡居民对马铃薯主食的消费需求将增加。“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拓展出口市场。三是有科技创新的支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新业态应运而生,马铃薯提质增效内在动力持续增强。需要牢牢把握机遇,贯彻发展新理念,以强烈的责任、坚定的信心、有力的措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基础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改进物质装备,加快马铃薯主粮产品的产业开发,选育一批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建设一批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培养消费者吃马铃薯的习惯,推进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加工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培育小康社会主食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充分利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南丘陵山区、南方冬闲田的耕地和光温水资源,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生产。处理好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关系,不与水稻、小麦和玉米抢水争地,构建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格局。
——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发展两端,带动中间,逐步完善产业链。既要稳定种植面积,依靠科技进步,选育新品种,推广脱毒种薯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又要注重产品开发、工艺研发、装备改进,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转化增值。
——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兼顾。马铃薯是粮经饲兼用作物,既要开发主食产品,使马铃薯逐渐成为居民一日三餐的主食;又要拓宽马铃薯功能,广泛用于饲料、造纸、纺织、医药、化工等行业,实现营养挖潜、加工增值。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集约资源、集中项目、集聚力量,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扶持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更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科学引导主食消费,提高市场供应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协调。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梯次推进。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先行先试。新品种新技术要遵循先试验、后示范、再推广的程序,新产品新工艺要由家庭烹饪、小规模烹制到工厂化生产逐步推进,消费引导要从家庭、餐厅食堂、到全社会逐次推开。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平均亩产提高到1300公斤,总产达到1.3亿吨左右;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45%,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三、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点任务
马铃薯产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加力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以资源禀赋为前提,优化主食产品原料布局。综合考虑各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区划特点、生产技术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分区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领域的原则,优化生产布局,增加主粮产品开发的原料。东北地区,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晚疫病防控,提高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建设贮藏设施。华北地区,重点在干旱半干旱区,以及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发展雨养农业和节水农业,改善生产条件,防治土传病害,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建设优质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多类型贮藏库。西北地区,通过压夏扩秋种植马铃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强病虫害防控,建设优质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多类型贮藏库。西南地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丰富多样的耕作制度和秋冬春季的空闲田,发展水旱轮作、间套作、高效复合种植,加强晚疫病防控,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南方地区,开发利用冬闲田,发展水旱轮作和秋冬季农业,扩大马铃薯种植。
(二)以消费需求为引领,开发多元化主食产品。开发适宜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大力推进传统大众型主食产品开发,以解决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为重点,开发馒头、面条、米粉、面包和糕点等大众主食产品。因地制宜推进地域特色型主食产品开发,重点是开发马铃薯饼、馕、煎饼、粽子和年糕等地域特色主食产品。积极推进休闲及功能型主食产品开发,重点开发薯条、薯片等休闲产品,开发富含马铃薯膳食纤维、蛋白、多酚及果胶的功能型产品。
(三)以品种选育为带动,强化主食产品原料生产技术支撑。选育适宜主食加工的新品种,加快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开发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推进育种方法创新,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结合常规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健全完善脱毒种薯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生产,满足生产用种需要。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组装轻简化栽培、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
(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研发主食加工工艺和设备。研发原料节能处理和环保技术,配套效能比高的原料处理装备,保障原料品质和营养,有效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量。研发发酵熟化技术,配套温度、湿度、时间智能化控制设备,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提高发酵熟化效率。研发成型整型仿生技术,加强成型整型关键部件的设计和改造,实现主食产品自动化生产。研发蒸煮烘焙技术,开发主食产品醒蒸一体智能设备和自动化变温煮制设备,实现蒸煮烘焙数字化控制。研发新型包装抗老化技术,配套自动化包装设备,防止主食产品老化、氧化变质。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主食产品工艺及设备联合攻关。鼓励规模较大、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盈利能力强、诚信度高的加工企业,开发主食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
(五)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引导居民消费主食产品。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营养功能评价。建立营养功能评价体系。依托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国家马铃薯营养数据库。开发马铃薯营养功能。评估马铃薯主食产品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健康功效,结合其营养构成特征,开发不同类型马铃薯主食产品对不同人体的营养和健康功效作用。加强营养功能宣传。建设主食产品消费体验站,指导街道社区、大型超市、集体食堂以及相关企业参与产品消费体验站建设,把产品消费体验站建成为产品消费引导、营养知识科普的互动平台。
四、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指导。农业部做好对马铃薯产业开发的统筹协调,加强指导,推进落实。各重点省份要成立协调指导机构,强化指导,落实措施。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优化布局、梯次推进,构建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政策扶持。完善马铃薯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各地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价格优惠。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投入,支持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马铃薯产业信贷保障和保险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马铃薯主食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
(三)加大科研投入。中央、地方财政科技计划要大力支持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选育、主食产品开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科技创新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驱动能力。推动组建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发中心,引导和推动马铃薯加工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鼓励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搞好产销衔接。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组织生产经营企业参加各种产销对接活动,扶持各类专业协会及产业联盟发展。探索建立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促进产销衔接和市场流通。发展主食产品直接配送,搭建产销直挂平台,推动产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马铃薯产销信息的监测统计和分析预警,指导马铃薯跨区域有序流通,增强对市场突发异动的应对能力和调控能力,防止出现“卖薯难”。
(五)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马铃薯主食产品分类标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马铃薯主食产品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建立和完善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快相关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诚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马铃薯主食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强化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质量监管,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六)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图书等形式,加大在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马铃薯营养知识、推广主食产品。举办富有特色的马铃薯节、马铃薯营养活动周、产品交易会和营养餐计划推广等活动;举办马铃薯产业开发成就展和制作技术培训,展示马铃薯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马铃薯产业开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