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好地,实现农业好收成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最近,记者采访了一些农业专家,倾听了他们搞好今年春耕生产的一席谈,选购良种是农业生产的第一需要,现把农业专家们的见解总结成篇,希望广大农民从中增加选种知识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以便打好全市备春耕生产这一仗。
什么是假种子
关于假种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假种子是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品种种子冒充其它品种种子;或者种子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或者没有标签的种子。
农业部对于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也有着严格的标准,生产和销售的种子必须登记或者通过审定,其质量标准也应该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并且在标签上标注适合种植的区域。
如今在种业市场上,不法分子制售假种子的情况多种多样,不仅在包装标识上大做文章,让购买种子的农民无法辨识,而且吹嘘忽悠,夸大宣传,误导农民购买假种子,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种业市场秩序,具体形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套牌假种子,即以A品种种子冒充B品种种子的;散籽,即没有任何包装或标签的种子;虚假品种冒用合法编号,使伪造的假种子具有“合法外观”;冒用已退市的品种编号,使用已经被农业部宣布退市的品种的编号;伪造虚假经营信息,某些经营者在生产假种子的同时,还伪造虚假的种子经营许可证、委托书或营业执照,伪造产地或冒用他人公司名称及地址,使农户在购买时放松警惕;实行“类似产品”与“混淆行为”相蒙骗,某些冒牌的假种子,为了提高销售量在假种子包装上“下功夫”,使之与合法、驰名的种子名称、包装、图案相似,造成与知名产品混淆,误导农户认为是名优的种子;虚假宣传,某些经营者利用耕作地区信息流通不畅的特性,在当地对假种子的质量、产量、适宜种植范围等方面作虚假宣传,或对产量、质量作保证,使农户放心购买他们的假种子。
假种子主要有哪些危害
关于假种子的危害问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方面,假种子会带来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另一方面,因为农户购买的是假种子,没有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程序,损失惨重而且索赔无门。
假种子的存在不仅危害粮食生产安全,也是阻碍国家种业发展的一大毒瘤。不法分子轻易套用、仿冒他人辛苦培育的品种,损害了育种机构以巨大代价获得的技术优势,挫伤了种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假种子的存在破坏了种业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国家对于假劣种子现象实行“零容忍”态度。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国家严格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为此,国家设有品种真实性鉴定的认证机构和相关标准,接受相关人员举报。并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创新机制、多措并举,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
怎样避免买到假种子
面对市场上的各种违法行为,在种子的选择上,买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购买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种子,选择著名种子企业以及著名品牌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在质量与产量上有保障,如果出现了问题,农民也能索赔有路。
第二,不要一味追求价格低廉的种子,虽然正规厂商的好种子价格会贵一些,但对农民来说是超值的。从现实情况看,价格比较低廉的种子,质量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农业生产中,“高投入高产出”的论点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因地制宜,选取真正合适的种子,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品种。部分商贩会肆意吹嘘新品种,利用“超级种”“太空种子”等名号搞声势,但新品种不代表一定会更好,农户千万要慎重选择。应在工商行业证照齐全的经销门店购买种子,购买种子前与商家充分交流,防止农民被他们给“忽悠”了。特别是购买种子时,要向商家索要发货票,并核对发货票的印章与单位经营的名称是否一致。如果购买大批量的种子,要封存留样,保留包装袋,以便出现问题时作为直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