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调整优化玉米结构,巩固提升优势区产能,适当调减东北冷凉区等非优势区玉米面积,化解玉米过剩库存。春播在即,许多黑龙江省北部的农民像往年一样早早备好了今年要种的玉米种子,但国家将大幅调减该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消息让他们买好的种子没了“用武之地”。玉米“调结构”势在必行,但也一定不能让种粮农民吃亏。请看记者深入抚远市、同江市和胜利农场采访带来的一线报道。
4月11日,在中国最东部地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迎宾路的大地富种子经销处,几个种粮大户正缠着经销处负责人鄂彦波要求退货。退货的理由,既不是大户购买的种子和化肥存在质量问题,也不是分量不足,而是国家今年将大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玉米收购实施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尤其在抚远市、同江市乃至大部分黑龙江北部的冷凉区,作为“镰刀弯”的非优势区,传言将实行不补贴不托市。
备好的玉米种子没了“用武之地”
“这消息在网上早就传开了!”鄂彦波告诉记者,“现在农民们都很迷茫,除了到我店里要求退种子,就不知道咋办了。”
与往年一样,抚远的大部分农户已完成备种备肥工作,只等5月天气转暖开始播种,但这则消息的出现,让早早就做好玉米种植准备的农户们无所适从。
“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种黄豆,前几年看到别的农户种玉米效益好,今年也想跟着种,结果赶上了‘镰刀弯’调减玉米面积。”抚远市抚远镇创业村的种粮大户王龙林说,“玉米种子和玉米肥早就定好了,货款也付了,你说这玉米我种还是不种?”
“我今年包了3000多亩地,玉米种和玉米肥都付完钱了,一共50多万元,还跟老板赊了一些呢!”抚远市抚远镇东辉村的种粮大户杜向红一边挠头一边说:“钱已经交了,我也不要求退钱,就想跟老板商量商量,把这些玉米籽换成等价的大豆籽。”
“换不了!”鄂彦波一口拒绝:“厂家的订单早就签好了,种子也运过来了,肯定换不了别的品种。即使玉米种子退给我,生产厂家也不会退货的。”鄂彦波表示会在今年秋收时,帮助农户联系玉米销路,尽量让粮食卖上价。
“可要是既没有托市收购,也没有政策补贴,上市价格谁也说不好。”鄂彦波说。
化肥农机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玉米喜氮,大豆喜磷,玉米专用肥没法用来种植大豆,同时很多玉米播种机、收割机也无法在大豆田作业。“今年刚买进一台一万多元的玉米播种机啊!”同样面临种肥问题的抚远市抚远镇创业村的农户侯金华更加发愁,他是抚远最早一批开始种玉米的农户。“原来我是种大豆的,产量低,总赔钱,这几年种玉米效益好,我买了很多玉米专用机械,如果全面停止玉米种植,光农机的损失就大了去了!”侯金华说。
有些农户发现找经销商退种子行不通,就“退而求其次”,将玉米种子低价卖给了当地的种贩子。以在黑龙江北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德美亚1号”玉米种子为例,经销店的普遍价格是5万粒的675元一袋,而在不少地方,该种子已被投机倒把的种贩子压价到400元以下。这一买一卖,让很多农户亏了不少钱。
“去年7月份,我们合作社就与北大荒垦丰种业签订了订种合同,预订了3万多亩地的玉米种子,付了80多万元订金。”同江市锦农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凤新也面临着与抚远市农户们一样的难题。如今,他依托合作社预订的玉米种子早就已经全部结清钱款,共计360多万元,并分发给社员了:“这5万粒一袋的玉米种子,到社员手里400块钱都转卖不出去,你说我们亏损了多少钱?”
在王凤新看来,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好事,长远看也肯定符合农民利益,但具体的政策措施应该再早些部署出台,这样合作社和农户才能及时做出调整,及早与厂家进行协商,调换品种或减少订种数量,减少损失。“现在就很被动,很多社员都背着几万到几十万的贷款。”王凤新说,“还有一个合作社,几百万元的玉米烘干塔都建完了,你说现在不让种玉米了,他们烘什么?”
垦区农场没受太大影响
与抚远市和同江市等地的农户相比,黑龙江北部垦区农场的种植计划由于这则消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第二作业区年前制定的种植计划是种1.6万多亩玉米,到了年后一下就缩减了1万亩,变成了6000亩玉米。”4月11日,建三江农场管理局胜利农场第二作业区第五作业站副站长秦少波正在进行水稻种催芽,他停下手中的活儿告诉记者:“今年玉米没有临储政策了,玉米的期货价格肯定不稳定,有人分析说玉米能卖到每斤5毛5就不错了,现在连队玉米田亩成本是七百二三十块钱,这样一算,正常产量是亩产1300斤,只能收回个成本,这玉米还种它干啥?”
与很多农户一样,农场也是在去年七、八月份就制定了购种计划并预付了一些订金,但是由于对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注和玉米市场的走势分析,胜利农场在年初就将玉米种植面积进行了大面积下调。“年前订的一批种子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数量少,年后预订的种子涉及面积比较大。”秦少波告诉记者:“年后这批是大头,现在大家也不知道种啥,所以不敢在年前把种子全订下来。”
与普通农户相比,农场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都要略胜一筹,这也就是为什么农场不怕玉米改大豆的原因。“大型机械作业加上连队统一管理,大豆的亩产基本在400斤以上。”秦少波自信地说,“我们这里是大垄种植,合理的密植产量肯定会提高,别的站还有亩产500斤的呢!”
此外,连年种植玉米,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明显,种植大豆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状况。“现在农场的玉米茬口最短的也是5年茬,玉米倒大豆是最好的茬口,大豆的产量会很理想。”秦少波解释说:“我们的种子是经过农场制定计划后由种子公司统一提供的,而地方的农户是自己购买,所以农场基本没有出现因调整种植结构而产生损失的情况。”
种植大豆和杂粮效益没谱
“我看还得种玉米。”鄂彦波告诉记者,“种杂粮一点保障都没有,芸豆一斤只有几毛钱,亩产还很低,一亩地也就打200来斤,而且几乎没人收。如果是种玉米,即使价格跌到4毛钱一斤,一亩地打1300多斤粮,一亩地还能有500多元收入,还不至于赔得太厉害。”在鄂彦波看来,如今选择种哪个作物就如同在赌博,运气好还能有些收入,运气不好就只能赔钱赚吆喝了。“如果种植红小豆,赶上雨水大的年景,有可能颗粒无收,即便秋收有些产量,有没有人收购和收购价格也很令人担忧。杂粮的价格跟着国际市场走,抚远又不是主产区,很难找到稳定量大的收购商。”
“如今的大豆价格很低,好地一亩也就产大豆240斤左右,每斤不到一块六毛钱,孬地产量就更低了。每亩地光地租就200多元,其他投入全算上也得三四百元,真是挣不了什么钱。”据王龙林往年的经验看,在抚远地区种植大豆,如果每亩产量远低于垦区农场的产量,刨去地租和农资成本,纯收入少得可怜。
“我们这个地区以前种过很多年大豆,已经不能再继续种了。”王凤新所在的同江市是近两三年才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的,他说,“这个区域有很多漂筏沼泽地带,马铃薯种薯种下去就烂了,只能用玉米来调茬。”
缺乏订单,没有稳定的收购商是抚远和同江等地农民不敢种杂粮的主要原因。“杂粮价格是随行就市的,多了就不值钱了。”王凤新说,“现在还没有大企业跟咱们签订单。少数农户小面积的种些红小豆、芸豆是可以的,价格贵了就赚些钱,价格跌了也不怕赔钱。咱们合作社有这么多地,是不敢大面积种植杂粮的。”
“镰刀弯”是个新概念,很多地区的农户对此并不了解。“现在有几个农民知道‘镰刀弯’是咋回事的?”同江市银川乡育华村种植了4500多亩地的农户彭广礼说,“各级政府应该给一些指导和建议,告诉我们应该种什么怎么种。”
彭广礼种了20多年大豆,经验告诉他,光靠种大豆赚不到钱,还得有政府的补贴。“大豆价格上不去,不赚钱,但如果给补贴还是有收益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4800元,也就是每斤2.4元。“如果补贴能实实在在补到2.4元,是能赚钱的。”彭广礼说,“但是实际补贴发放时是按照地区平均价进行的,我们这里离加工企业远,距离远运费就高,企业收购时就会压低价格。绥化地区的大豆能卖到每斤2元的全省平均价,我们这里也就是1.7元。如果补贴都按照平均价与目标价格的差价进行补贴,我们这里每斤就少了3毛钱。”(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