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竟涵
从去年11月农业部提出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开始,玉米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实际上,作为本轮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作物,玉米的结构布局方向不是一个“减”字就能概括的,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也不仅是种植面积的减少,而是调优、调特、调高、调深,促进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据农业部统计,过去12年,玉米面积增加了2.1亿亩,超过同期粮食面积的增加。同时产量增加了2175亿斤,占同期粮食增量的57%。除了国内产量的增加,受国内外价差的影响,近年来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量逐渐增加。去年进口玉米470多万吨,同比增长82%,同时高粱、大麦等替代品种进口比较多。玉米产量增加和国外进口增加“双碰头”,导致库存增加较多,主动调减玉米是为了减轻库存压力。尤其是在“镰刀弯”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年年种玉米,茬茬种玉米,也带来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生态代价过高,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适当调减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势在必行。
然而从长期看,玉米作为重要的能量饲料和加工原料,需求增量依然较多,应该保证其稳定发展。中国的粮食“从中长期看并不是真正过剩了”,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而保障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从国内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历史经验一再证明,粮食大落容易,起来很难,一旦出现下滑,再动员回来就要几年时间,过去有过教训。玉米作为重要的口粮品种,也要保持稳定的自给水平,这是战略决定的,绝不能让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从国外看,世界玉米贸易量只有1.2亿吨左右,仅占我国玉米消费量的60%左右,大量进口是不现实的,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因此,玉米结构调整除了适当调减非优势区,更要巩固提升优势产区玉米产能。到2020年,我国玉米面积要稳定在5亿亩左右,在种植玉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地区,要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玉米单产,保障农民收益,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本轮种植结构调整除了数量的变化,更深层次是要实现质量和效益的综合提升。玉米也是如此,要通过结构调整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以产业的理念推动玉米的加工转化。玉米是高能量而且后续加工产业链很长的农作物,除了“粮仓”,还可以成为“肉库”“奶瓶”“糖罐”“燃料箱”。如何通过配套产业提升玉米的综合效益,也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调整玉米结构,减少非优势区的5000万亩固然是新挑战、新课题,巩固提升5亿亩的优势区产能也是重要环节,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平衡,农民种植效益才能增加,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才有望实现,结构调整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