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新麦品质堪忧 暂时难现收购高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9  来源:粮油市场报  浏览次数:35
 

  麦收期间,主产区突如其来的风雨天气,造成部分地区新小麦质量、产量不同程度受损,同时也使得本就承压的夏收小麦市场困难加大,收购形势更加严峻与复杂。
 
  新麦品质受损,将对小麦夏收造成何种影响?不达标小麦会否重蹈上年的“卖难”覆辙?陈麦市场又是否会受到新麦质量下降的影响?夏收期间的小麦市场行情将会如何演绎?面对变幻不定、扑朔迷离的夏收小麦收购形势,当前市场各主体均给予高度关注。
 
  1新麦收购市场变数增加
 
  超标小麦出路难寻
 
  5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持续降雨影响,湖北、江苏、安徽及河南部分区域新小麦产量、质量受到不利影响,部分地区反映小麦水分、不完善粒、赤霉病率较高,等外粮比重较大。初步调查,江苏全省等外小麦约有35亿斤,倘若后期持续降雨,灾情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针对等外小麦卖难的问题,上年夏收期间尽管部分地区实施了省级小麦临时收储,将不完善粒小麦标准适度放宽,但由于等外小麦量大,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卖粮难”问题。按照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等外粮实行随行就市,价格由市场决定,今年的等外小麦或仍将在艰难之中寻找出路。
 
  新麦价格上行缓慢
 
  目前新麦上市已有20多天时间,从各地的收购情况来看,今年新小麦价格不仅普遍低开,而且市场购销活跃度不高,新麦价格上行走势相对缓慢。主要原因:一方面,当前市场供需压力较大,收购情绪不高,尤其市场各类主体不敢收、不愿收;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因收获期间阴雨天气偏多,小麦质量偏差,政策性收购受到影响,对市场的拉动作用低于预期。
 
  监测显示,尽管近来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四省已启动了小麦托市收购预案,但各地小麦价格大多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当前已上市地区符合质量标准的新麦市场化收购价格基本在1.06~1.14元/斤,而等外小麦仍多在1.00元/斤以下,新小麦价格上行缓慢。
 
  市场预计,受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受损的影响,低质小麦将会像上年一样拖累小麦市场的整体行情,市场价格重心上行困难。
 
  托市范围有望扩大
 
  上年夏粮收购期间,国家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不仅启动较早,而且启动区域放宽,6个小麦主产省(部分省局部启动)均实施了托市收购。
 
  由于今年夏粮收购形势较往年复杂,市场压力相对偏重,尤其在市场收购普遍谨慎的情况下,夏收小麦市场一定程度上要靠政策性收购来支撑。鉴于此,预计后期主产区6省仍将会全部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而且启动的范围也有望较上年增加。
 
  收购进度难以加快
 
  上年夏收,由于各市场主体对小麦后市看淡,入市收购相对理性和谨慎,小麦收购整体进度较为平缓,集中收购期限明显较往年拉长。鉴于当前的夏粮收购形势,笔者预计,今年小麦夏收其收购进度也不会快。
 
  对于托市收购而言,政策性小麦收购执行标准依然严格。受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偏差的制约,相当数量的小麦将会被拒于托市收购大门之外,政策性小麦收购高峰或难现。
 
  从市场收购来看,各市场主体收购心态谨慎。面粉企业生存形势艰难,而饲用小麦消费一时难以增加,贸易商也多为随购随销,不留库存,上年不温不火的购销场景或将再现今年夏收市场。
 
  2陈麦市场延续相对平稳
 
  陈麦价格稳中小幅趋弱
 
  按照往年惯例,新麦上市陈麦价格多会出现下滑。不过由于新麦有一定时间的后熟期,并不能即时投入加工,陈麦依旧在市场流通。当前的陈麦价格虽也出现小幅下滑,但整体走势仍算稳定。
 
  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2015年产普通小麦进厂价仍在2420~2520元/吨,较5月上旬回落20~60元/吨。
 
  面粉与麸皮玩起“跷跷板”
 
  5月中下旬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制粉企业订单减少,面粉市场价格出现下滑。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在3080~3120元/吨之间,下降了30~80元/吨。与此相反,由于制粉企业开工率下降、供应减少,加之下游生猪养殖景气度回升,麸皮价格却快速上涨。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麸皮出厂价已涨至1180~1300元/吨,近来累计涨幅达260~380元/吨。
 
  受副产品价格明显回升的影响,5月下旬制粉企业加工效益明显改善,部分企业加工利润预估已开始扭亏为盈,但进入6月份以来,由于面粉价格下滑加速,制粉企业加工又大多陷入亏损之中。
 
  临储拍卖成交再至冰点
 
  随着新小麦不断上市,由于其价格较低,企业重点转向新小麦收购,加之面粉消费逐渐进入季节性淡季,加工企业采购陈小麦数量减少。5月中下旬以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成交量就开始持续降低,进入6月份以后表现更加明显。6月7日成交率仅为0.55%,临储小麦拍卖成交已连续4周下滑。
 
  市场认为,由于国家临储小麦拍卖价格较高,新陈小麦价差较大,加之部分制粉企业将一些新小麦掺兑用于加工,预计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成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再出现新的变化。
 
  3夏收麦市行情何去何从
 
  高质量小麦有望稳中上行
 
  由于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小麦质量普遍受损,高质量小麦批量收购难度加大。目前在主产区6省已有4省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估计随着山东、河北小麦收获的加快,新小麦上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两省的托市也会相继实施。受此支撑,符合质量 标准的新小麦价格将稳中小幅上行,但上涨空间或会有限。
 
  质差小麦仍将为市场焦点
 
  近日江苏省粮食局提出,对超标小麦各地粮食收购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组织好等外粮收购、分仓储存和销售,减轻农民损失。上年国家对超标小麦没有放宽收购标准,只是个别地区实施了地方小麦临时收储,将不完善粒小麦标准适度放宽,但由于质差小麦量多,这部分小麦滞销情况仍相当突出。笔者认为,尽量减少农民损失,为超标小麦寻找新的出路,仍将为今年小麦夏收关注的焦点。
 
  陈麦价格很难有新的起色
 
  通常夏粮上市后,制粉企业倾向于采购成本较低的新麦,陈麦需求数量减少。虽然新麦有一定时间的后熟期,不能即时投入加工,陈麦依旧会在市场流通,但由于面粉需求进入淡季,且库存高企的国家临储小麦每周投放市场充裕,对市场的潜在压力短期难以减轻,估计陈小麦价格很难有新的起色。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份预计,2015/2016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2341万吨,较上月上调443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491万吨,小麦库存水平继续上升。
 
  新陈小麦价接轨或会加快
 
  新麦上市初期,由于新小麦开秤价格较低,新陈小麦差价明显。但随着国家托市收购的陆续启动,新小麦价格有望小幅上涨,尤其在小麦质量受损严重的地区,质优小麦价格涨幅会更大一些。而陈小麦价格受需求不旺的制约弱势下探,新陈小麦价差将不断缩小。尤其后期随着新麦加工适用性的提升,符合制粉企业质量要求的新小麦与陈小麦价格将会逐步接轨、趋于一致。
 
  由于当前上市的小麦并不多,余粮的大头仍在农户手中,后期小麦市场走势一定程度上要看政策与市场博弈的程度。建议各用粮企业一方面根据自身需求情况,把握好节奏适量补充库存;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盲目采购,存粮赌市,规避市场风险。
 
  (张荣胜)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