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河南多措并举破解花生种植最后一公里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162
 
 《中国科学报》,8月31日:第8版,区域
 
      “今年我这2500亩花生,初步估计亩产能到达到800斤,这离不开河南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啊。”说这句话的是河南省正阳县万帮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合林。8月19日上午,当李合林见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带队的一行人来到他的花生田观摩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据悉,花生是正阳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以上,总产量40多万吨,连续18年获得“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的美誉。该县是我国夏花生核心产区,品种以中小果珍珠豆型为主。张新友团队选育的远杂9102、远杂9307都是当地的花生主导品种,豫花22号在近年的示范中表现了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可望成为新一代的主导品种。
 
      好的品种想要获得丰收,还得有配套的种植技术护航。豫南多雨易涝,涝灾频繁、渍害严重,品种老化、产量水平低、抗逆性差,贴茬播种质量差、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等严重制约了豫南花生生产的发展。
为此,在河南省农牧产业一体化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的支持下,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臧秀旺带领课题组,以豫花22号等为主要推广品种,采用机械化起垄种植技术为核心,配合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集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豫南夏播花生综合高产技术规程。
 
      臧秀旺介绍说,他们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分级,并进行包衣或拌种,在小麦收获后尽早清运秸秆或者粉碎还田,配方施肥,及时耕翻。在播种的时候采用机械起垄双行种植,起垄、开沟、施种肥、播种、覆土、镇压、喷除草剂等一次完成,一般亩均播种密度为1.2万到1.3万穴,播种最迟不应晚于6月20日。在植株高度达到35厘米左右时,使用多效唑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控,及时旱浇涝排,防止病虫害,后期视生长情况进行叶面追肥。到了9月下旬,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或者分段式收获机进行收获。
 
      在上述技术的支持下,臧秀旺带领的课题组在李合林的合作社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目前已经集成了一套豫南夏播花生高产综合技术规程,这套规程优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出苗率高、根系发育好、光合作用强,起垄种植也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作业。
 
      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说,省农科院花生团队在正阳县推行的起垄种植技术非常有利于当地的花生机械化收获。“如果天气好的话,正阳的120多万亩花生在一周内就能够收获完”。
 
      “正阳县原来的亩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在已经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了。”张新友说,“这样的好形势是和科研团队的努力分不开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种植模式有效解决了豫南夏播花生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形成了一个产、学、研、企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是有效解决农业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益尝试。”(史俊庭)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