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晨宁)“辛辛苦苦3个多月,现在几乎颗粒无收,我们的损失谁来负责啊?”近日,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大营村的村民刘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其在陕州区一家种子公司购买到有问题的油葵种子,导致现在几乎绝收。9月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调查。
刘先生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他花了28元在陕州区神泉路一家名为“原店镇富强种子经营门市公司”的种子商店购买一包油葵种子,并在自家田里种下7分地的油葵,等到9月初收割的季节却几乎绝收。“油葵子几乎都是空壳,一朵花盘上最多只有1/10的油葵子有仁儿,整个夏天的辛苦劳动换来了300多斤空壳!”刘先生表示,今年夏天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病虫害,而且其他村民在别处购买的种子也都正常收获,但据他所知,大营村和灵宝市大王镇偏沟村几户和他在同一处购买油葵种子的农民也出现了类似减产、绝收的情况。
“我找到商家讨要说法,他们说最多再补给我同等价钱的种子,没有别的补偿。”刘先生生气地说,“可我们一夏天的劳动怎么算?更何况如果补给我的种子还有问题,明年还绝收可咋办?”
记者随后联系了陕州区农牧局农业执法大队,该队副队长李彦青说:“前几天接到这起投诉后我们已经受理,并和农技站专家到现场看过油葵子状况,专家分析认为今年夏天气温异常偏高,对油葵授粉不利,这可能是导致绝收和减产的原因之一。”李彦青表示,假种子鉴别认定比较麻烦,目前他们正在督促商家提供种子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证、进口种子审批手续等证件,“等我们确认核实后,若种子质量和相关手续有问题,会对商家进行处罚并责令赔偿农民损失,若种子没有问题,我们则会出面协商补偿事宜,力争帮农民把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