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在番茄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为害番茄幼苗、叶、茎和果实。苗期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绿色水浸状病斑,后病斑扩大呈褐色,继而向茎部和叶柄蔓延,使幼茎初呈水浸状,后缢缩,变黑,植株萎蔫或折倒枯死。果实发病,初为油浸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呈云纹状,病部较硬,一般不变软,潮湿时长出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发病特点:番茄晚疫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多雨低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此外,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一般种植感病品种,种植带病苗,偏施氮肥,植株柔嫩徒长,定植过密,田间易积水的地块,易发病。靠近晚疫病棚室的地块,病害重。
防治方法:
(1)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 种植无病种苗,是预防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3) 加强田间检查,发现中心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全田喷药。可用的药剂有12%松脂酸铜(绿乳铜)乳油4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上各种药剂可轮换选用,视病情每隔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