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 |
2020年科研育种目标 |
科研育种重点 |
水稻 |
培育年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新品种3-5个;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面积达到50%;常规水稻商品化供种率达到70% |
创制一批广适、高抗、高品质、高配合力的水稻骨干亲本以及“三系”新型不育系、高品质大穗型常规粳稻、短生育期早稻品种;加强杂交水稻安全制繁种、机械化制种、种子检测、加工贮藏等技术研究与应用 |
玉米 |
培育高品质鲜食玉米新品种5-10个 |
建立规模化高效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构建骨干育种群体 |
培育多抗、矮杆小麦新品种3-5个 |
创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弱筋和中筋小麦新品系 |
|
大豆 |
培育年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鲜食大豆新品种3-5个 |
开展抗逆性鉴定和适应性评价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创制多抗、早熟、大粒、高品质品种 |
培育适应轻简栽培、抗病虫的新品种2-3个 |
挖掘高衣分、抗逆等优异资源并利用 |
|
油菜 |
培育适应机械化作业、年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的新品种3-5个 |
创制一批具有高含油、抗裂角、耐密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
蔬菜 |
育成新品种20-30个,实现大宗蔬菜作物品种新1轮更新;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
加强大宗蔬菜作物农艺性状遗传规律、杂种优势利用、种子生产和精加工技术研究;培育适合设施栽培、露地栽培、加工生产专用的新品种 |
果树 |
培育高品质、早熟、耐贮藏的新品种5-7个 |
采取远缘杂交、回交等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育种技术,选育早、中、晚熟期配套、高抗、优质的新品种 |
蚕桑 |
选育性状具突破性、符合茧丝产业化与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桑、蚕新品种3~5个(对) |
省力多元化桑树新品种选育;优质、好养、易繁、高效、多元化家蚕新品种选育;桑、蚕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新技术研究 |
茶树 |
培育名优绿茶适应机采专用茶树新品种3-5个。筛选一批优质绿茶早、中晚生合理科学搭配茶树良种组合 |
创制与利用一批性状突出的优异种质,开展高抗逆性茶树新品种选育 |
花卉 |
培育适应浙江气候条件的低温开花性、夏季耐热的切花、盆花或露地花卉新品种5-8个 |
挖掘花卉抗逆、长花期等性状资源,开展适应性评价研究,创制抗性与观赏价值俱强的百合、石蒜、鸢尾及兰花类等作物新品种 |
食用菌 |
培育年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袋的食药用菌新品种3-5个 |
开展高效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研究与构建,创制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一致度高、适合集约化生产)、高活性成份的食药用菌新品种;加强标准化优质高效菌种繁育技术与种质质量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
药用植物 |
重点培育丰产性好、性状优良、成分稳定的“浙八味”药用植物新品种5个、特色珍稀名贵药材(新浙八味重点培育品种)新品种10个 |
开展良种选育和资源保护技术研究,挖掘抗逆、高产、高有效成分的优质资源 |
附件
指标项目
|
单位
|
2015年实际
|
2020年规划目标
|
|
1
|
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
家
|
1
|
2-3
|
2
|
专业化骨干种业企业
|
家
|
4
|
8-10
|
3
|
区域性服务型种业企业
|
家
|
6
|
10-12
|
4
|
建立企业自主研发机构
|
个
|
5
|
8-10
|
5
|
企业自主育成品种数
|
个
|
40
|
100
|
6
|
省内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面积
|
万亩
|
6
|
10
|
7
|
茶叶、水果、中药材、蚕桑、花卉等良种繁育基地
|
个
|
5
|
20
|
8
|
完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
亩
|
1700
|
2700
|
10
|
完善省级种质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
个
|
1
|
1
|
11
|
省级中期种质库
|
个
|
0
|
1
|
12
|
省级种质圃
|
个
|
3
|
10
|
13
|
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地
|
个
|
1
|
5-7
|
14
|
种质资源调查收集
|
份
|
1332
|
1280
|
15
|
种质资源繁殖更新
|
份
|
540
|
1000
|
16
|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
份
|
580
|
350
|
17
|
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基地
|
个
|
80
|
100
|
18
|
主导品种覆盖率
|
%
|
70
|
75
|
19
|
国家级物联网区试站建设
|
个
|
0
|
4
|
20
|
省级农作物区试站提升
|
个
|
2
|
5
|
21
|
省级农作物种子分子检测分中心
|
个
|
0
|
1
|
22
|
种子质量可追溯信息体系
|
个
|
0
|
1
|
23
|
大宗农作物种子抽检覆盖率
|
%
|
95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