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交会”上的种企新动向
《 农民日报 》( 2016年10月10日 08 版)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继军:
种企要能“活得长”
本报记者赵宇恒文/图
在全球农资行业并购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国种企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种企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并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近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种业高峰论坛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继军以种子企业竞争的战略与策略思考为题,就如何更好地推动种子企业经营发展和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继军首先回顾了以“拜耳收购孟山都”“杜邦与陶氏合并”和“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为代表的种子行业的“世纪并购”案,认为并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粮食价格的低迷使得大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并购的大趋势将会导致全球种子行业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与国际巨头显现出了巨大差距。李继军认为,国内外种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规模和实力上的不足,实际却是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的落后。
在制约因素上,我国种企面临着如资本力量等潜在进入者与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双重威胁。此外,地方价格保护、行业内无序竞争、风险大于效益等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
现实的情况是,国内的种业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大部分企业仅仅是销售种子,缺少育繁推一体化的能力,缺少核心竞争力。相同领域各个课题组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不足,导致研究重复、育种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比起来,国际巨头大多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育繁推于一体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市场化导向、规模化研究、专业化分工、集约化运行的产业模块井井有条,新品种的选育、繁殖、推广环环相扣、有机衔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良性循环。
他提到,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看重的就是先正达在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一体化解决方案上的技术优势和在农作物保护、种子研发育种及园林产品等方面布局思路,是我国种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进行的一次发展探索,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品种是种企的核心竞争力,育种是种企经营的核心。李继军认为,品种是种业之本,没有品种就没有经营,没有经营就没有公司。只有不断推出新的品种,给农民带来新体验、新效益,在初期才会拥有超额收益。但育种投入一定要量力而行,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相匹配,种企决不能盲目扩张,“活得长”比“发展快”更重要。
李继军对我国种企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明确要做什么。企业要有清晰的定位,瞄准种业,有自己的技术依托和稳固的基地,依靠人才建设进行创意营销。二是划分清楚由谁来做。不同领域应有相对应的工作主体,例如校企联合开展战略合作进行技术开发、由专门团队负责企业营销等等。三是要明确怎么做,要理顺产权关系,引入适当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开展广泛多元化的合作,逐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金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秀峰:
打造新型特色农创平台
本报记者吕兵兵文/图
在日前举办的种子“双交会”上,山东省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携“金海1483”等新品种和“事业联合体”营销新模式组团亮相,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
新品种方面,“金海1483”是金海种业本届“双交会”的主打品种,该品种高抗倒伏、高抗病、耐贫瘠、结实性好,抗旱耐涝,在国家试验中连续两年小组产量排名第一,平均亩产749.6公斤,比郑单958增产13.3%。“金海111”是金海种业推出的适宜籽粒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具有抗倒伏、耐密、早熟等特点,生育期85天,灌浆快、脱水快。此外,还推出了“金海13”等玉米品种和“齐民7号”等小麦品种。
新模式方面,近年来,农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玉米种植效益逐年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县级经销商生存困难,上游企业和渠道经销商之间如何实现互惠共赢?对此,金海种业推出了“事业联合体模式”,即以优势区域为单位,与经销商联手,共铸一体化经销平台,组建销售联盟,实现利益共享。
金海商业联盟德州事业联合体“盟主”颜士国与安徽金海未来种业、河南省驻马店联合体的负责人一起,作为“商业联盟事业共同体”模式体验代表,与经销商谈起发展体会。颜士国说:“市级发展的县级经销商,以前常常是各自为战,而在成为事业共同体后,各县组织的活动,可以彼此捧场,县与县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观考察、共同进步。”
目前,金海种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28家商业联盟体,共同开发市场、共享行业资源,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伙伴关系,2015-2016年度共分红173.56万元。
据了解,金海种业始创于1992年,是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亿元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中国种子协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金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秀峰介绍,金海将抓住新《种子法》实施的契机,以政策为导向,以科研为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创投创业,更加积极适应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做精玉米种子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小麦产业、脱毒甘薯产业、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打造国际化、资本化、专业化、开放式的农创平台。同时,全力搭建一站式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囊括农机、化肥、农药、收储、保险、金融等行业。
九圣禾种业:12个玉米品种参展
此次种子“双交会”,新疆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有,相较于平均参展3到4个品种的大多数企业而言,数量多出很多。
“在研发体系建设上,九圣禾打造的是国际化、商业化、平台化的研发体系。核心是开放、共享的商业化育种测评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以及诚信互利的信用机制和公开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企业与科研单位的人才资源和专家之间的资源技术共享互通,最终实现育种的工业化和专业化,产品的‘选育、测评、审定、转化’一条龙。”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爱华告诉记者,“如此一来,再配合上生物技术和分级标记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品种选育速度与质量大幅提高。”
王爱华表示,种子“双交会”是国内种业最大的盛会,是企业展示自身实力、推介产品、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在双交会上,可以了解到最新政策导向,学习新的企业管理和营销理念,同时还可以展示企业形象,结交新朋友。
丰乐种业:“NK718”闪亮登场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携以“NK718”为首的众多玉米新品种亮相第十四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在本次博览会上,玉米新品种“NK718”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广大同行的认可和大量参展商的青睐。
在田间展示环节,经过专家组评审评定,“NK718”被列为19个优秀品种等次,“梦玉908”被列为26个较好品种等次,两个品种均被安排在显著位置进行展示。
“NK718”由丰乐种业独家开发,先后通过内蒙古、陕西、河北、山西等省份审(认)定,山东省审定公示中。目前正在参加京科联合体黄淮海、西北、西南三大主产区实验和东北三省的引种备案实验。据了解,株型半紧凑、果穗筒型、籽粒偏马齿型是其显著特点。该品种高产稳定、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脱水快、宜机收,最佳栽培密度为每亩4000株。
目前,丰乐种业拥有13个在售和10余个储备玉米品种,辐射全国四大生态区,累计推广上亿亩。近年来,丰乐玉米新品种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种业消费者的首选产品。
鸿翔种业:东北玉米“南下”
在“双交会”展馆中,一个“来自北方的”企业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的品种原本是为东北地区选育的,却在黄淮海地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也是2013年底才知道,我们的‘翔玉998’在河南表现好。”吉林鸿翔种业总经理冯彦辉告诉记者。据了解,过去,鸿翔种业一直专注于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品种,直到有位来自河南的农民在东北看到“翔玉998”表现好,带回河南老家试种,才打入黄淮海市场。
“这为农户第二年就大量要,我们最开始也没敢给他们发货,因为没审定。但他们再来东北时又大量往回买,第二年我们就专程来河南看了,米质和抗性都比当时的‘郑单958’好,籽粒又深,就这样我们才决定要把自己的夏玉米品种带到东北以南地区推广。”冯彦辉又补充道。
据了解,‘翔玉998’2015年开始在南方试验,多个品种都从预试上了今年的国审区试。“可以说我们产品在黄淮海地区的优良表现,是农民‘偷’着种出来的结果。”冯彦辉笑着说。
中种国际:“迪卡517”抢占籽粒机收市场
在位于济南商河的第十四届“种子双交会”玉米籽粒机收展示区,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种国际”)送展的“迪卡517”已经基本成熟。
经现场测定,籽粒含水率在25%左右,已达到籽粒机收的适宜区间。籽粒直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品种、机械和农艺技术的配合,其中品种不匹配一直是籽粒直收技术推广的瓶颈。在此次的田间展示中,“迪卡517”因其耐密性好、抗倒性强、熟期适中、籽粒脱水快的特性受到了“双交会”品种评价组的一致认可,被评为综合性状表现优秀、适宜机收的品种。
中种国际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集中关注“生育期”和“密植适应性”两大要素;在品种筛选过程中,坚持围绕“后期脱水速度”和“抗倒性”两大指标,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迪卡517”。
据中种国际黄淮海大区销售总监杨岐振介绍,“迪卡517”于2014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并成为2016年安徽省玉米引种机收组的唯一通过品种,随后又通过了黑龙江审定,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黄淮海市场。
中种国际的试验结果显示,在收获密度每亩5000株的情况下,“迪卡517”亩产接近1600斤;在每亩5500株的情况下,亩产稳定在1600斤。“迪卡517”将通过籽粒机收,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种植收益。
巡天种业:杂交谷露头角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的推进,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杂粮、杂豆、油料作物等。谷子这种养育了黄夏文明几千年的古老作物品种,因为杂交育种技术而再次焕发青春。
在本次“双交会”众多的展台中,大部分展台被玉米占据,唯独来自河北张家口的巡天种业展示了一排谷子。“我们这个谷子产量高,口感还好,非常适合调结构种植。”巡天种业常务副总经理叶世峰向记者推荐其公司的主打产品——“张杂谷十三”。
据悉,“张杂谷十三”是由杂交谷子育种家、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选育的,在米质上有新突破,适合做小米干饭;分蘖力强,一般分蘖1~5个,最多可达13个;早熟高产,春播生育期113~116天,旱地产量可超千斤。
据了解,巡天种业立足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成立了“巡天作物品种研究院”,下设玉米、谷子、水稻、小麦四个研发中心,在西南、东华北、黄淮海、西北、海南五大生态区建立育种基地1000余亩,育种团队100余人,年科研投入达到8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