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走出去”,西南种企有话说
 

《 农民日报 》( 2016年12月05日   08 版)
 
    编者按:随着种企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把业务延伸到海外。在传统的印象中,“走出去”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往往都是中东部的一些大企业。实际上,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最直接的窗口,西南地区的种企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在“走出去”上也做了不少文章。广西万川种业、重庆农投种业和四川蜀兴种业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企业不仅把品种带到国外,还尝试在国外落地,并延伸产业链,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万川种业:把阵地推到海外
 
    图为万川种业工作人员与越南当地科研人员一同查看“中越农作物品种示范基地”内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唐瑞坤摄
 
 
    本报记者莫志超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桥头堡,广西壮族自治区一直以来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在种企“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的进程中,广西种企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其种子出口业务遍布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在公司每年6000多万元的贸易额中,就有4000万元来自国际贸易,是名副其实的“走出去”企业。
 
    与大多数种企只是单纯的把好品种卖到国外不同,万川种业走的是一条“落地”之路。“品种好不好,不是国内说了算,要拿到当地试一试知道。”万川种业董事长吴全满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据介绍,万川种业从布局东南亚市场一开始,就在越南建立了品种示范园,每年邀请当地种子企业和种植户代表现场观摩,挑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进行销售。
 
    落地示范的模式一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借助自治区政府部门的多个国际合作项目支持,万川种业在原有示范园的基础上,打造了“中越农作物品种示范基地”,并在越南10个省建立了10个示范点。不仅如此,示范基地展示的品种还不全是万川自己的。“很多企业看到我们示范种植搞得好,就向我们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借助我们的平台展示他们的品种。”吴全满介绍。
 
    面对这样一种潜在的竞争局面,万川种业并没有一味只顾经济利益,而是想到了“抱团”发展。据了解,通过与国内其他企业展开合作,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万川种业五年来共进行了200多次品种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一大批适宜在越南推广的优良品种。
 
    “我们广西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看禾选种,助农增收’品种观摩活动,在示范种植上有一定经验和优势,万川种业在越南的布局,可以说是‘把阵地推出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唐忠平向记者表示。
 
    “当然,我们的示范展示还停留在国内现成的品种上,并没有太多针对越南当地的改良品种。”吴全满向记者道出了万川种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跟欧美的种业巨头竞争,就必须得有自己的高端、定制品种。”
 
    对此,万川种业正尝试通过加强与驻越南科研人员的沟通以及与越南当地种子公司的合作,逐步抓住越南种子市场的风向标。2013年,万川种业与越南国内最大的种子企业越南中央种子股份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万川还在越南北江、凉山、高平等地区与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下一步我们还将延伸产业链条。”吴全满介绍道,“除了卖种子,我们还想回收产品,通过反季节收购等形式,将优质粮食、蔬菜反销国内,实现‘走出去、收回来’。”
 
    目前,万川种业每年在越南市场销售杂交水稻种子1000多吨、蔬菜种子200多吨,分别占到我国出口越南同类种子总量的15%和40%。未来,万川种业计划把在越南年总销售量提升至2000吨左右的水平。
 
农投种业:坚持“两条腿走路”
 
    本报记者莫志超
 
    重庆农投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重庆市农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尽管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在印尼和印度等地打出了一片天地。农投种业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靠的就是清晰的发展思路。
 
    “我国种企在‘走出去’过程中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利用好国内的优势种质资源,又得在国外‘扎下根’。”重庆农投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超向记者阐述他的看法。而农投种业的发展,也正是本着这样一种模式。
 
    农投种业把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国际市场,但又不是盲目地往外走,而是先把国内的基础打牢。依托农投集团的资本优势,农投种业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并购、投资了金穗种业和金和种业,并建立起3座现代化种子加工仓储中心,自主研发了水稻品种38个、玉米品种21个,形成了种子自主研发体系。
 
    为了解决企业在‘走出去’方面欠缺经验的问题,农投种业又收购了湖南科裕隆种业。“我们之所以把科裕隆纳入进来,看中的就是其对东南亚市场的熟悉程度。”李国超表示。据了解,科裕隆种业从2010年开始便在印尼寻求与华侨的合作。2015年,农投种业在此基础上,又与印尼和荣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成立了“印尼杂交水稻有限公司”。
 
    “要想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当地建立试验育种站。”李国超说。据悉,农投种业在印尼泗水建立了占地100亩的杂交水稻育种基地,截至目前已经有2个品种通过越南方面的审定,5个品种参加越南的区试。未来,农投种业计划将基地面积扩大至100万亩,并开展稻米加工生产销售,延伸产业链。
 
    “就目前已有的经验来看,种子企业‘走出去’,品种的适应性和需求等问题往往还不是最紧迫的问题。”在谈到向海外拓展业务的困难时,李国超表示,“当地国家的农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情况是我们更为关心的。”为此,农投种业将以“专业+市场”的思路,通过与当地专业团队的合作和高水平经营人才的培育,着重加强企业在国外市场的风险把控能力和商业运作能力。
 
    下一步,农投种业还计划与印度Ajeet种业合作,开展联合育种攻关,争取在三年内选育出适合印度的10个以上的杂交水稻品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科研当地化、生产当地化和推广当地化。”李国超说。
 
蜀兴种业:“大贸易”成为新模式
 
    范莉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省杂交水稻种子开始走出国门,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2012年起,四川省种子出口量年均在1200万公斤左右,保持全国领先。四川蜀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从2014年开始,以种子为源头,打通米业加工销售各个通道,进行海外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如今已经实现了3个多亿的年产值。
 
    据了解,蜀兴种业早在十年前便涉足杂交水稻国际贸易,随着东南亚国家的政策调整和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单一种子外销利润越来越薄。“我们凭借多年来的出口贸易经验以及对东南亚国家种业市场的了解,在对新形势进行分析后,2014年起便对企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蜀兴种业总经理罗云飞说。
 
    据悉,蜀兴种业通过与国内的科研院校合作开发新品种并建立制种基地,自主研发针对性品种,每年生产的种子有80%都出口到了越南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同时,公司还在海外通过土地租赁和与当地政府机构合作等方式建立自己的大米生产基地。“我们依托在柬埔寨的18.6万亩基地和在越南合作建立的60万亩基地,利用自己的杂交水稻品种和当地的常规稻品种进行稻谷生产,并建立大米仓储、加工厂,年销售大米10万多吨,其中70%-80%销往非洲和欧洲。”罗云飞介绍说。如今,蜀兴种业的产值中,种子销售占30%,大米贸易则达到了70%,企业从单一的种子销售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大米产业“贸易公司”。利用种子布局海外大平台、大市场和大产业,蜀兴种业打造出了种企海外发展的新模式。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