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具有健胃、提神、补肾、止汗固涩等功效,被誉为“长生草、“洗肠草”、“起阳草”……它以食药兼备的特质,成为人们印象中的“神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发生了改变,韭菜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面对韭菜市场需求旺盛的商机,吉林省东辽县凌云乡闻风而动,充分发挥地处辽源市近郊,靠近国道、铁路,便于运销的优势,制定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发展韭菜种植产业。时至今日,凌云乡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东北韭菜第一乡”。
凌云乡土壤、光照、气温、水源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韭菜产业。乡党委、乡政府因势利导,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出台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种植户给予支持,使全乡韭菜种植业很快步入了快车道。
在打造韭菜产业的进程中,勤劳智慧的凌云乡农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首开在大棚里栽培韭菜的先河,并巧打季节差,增加了种菜效益。
乡党委、乡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四平市蔬菜生物研究所、平顶山韭菜研究所建立协作关系,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前来授课,共举办培训班138期,向种植户传授种植经验和技术。技术人员积极帮助种植户防治韭菜烂根、叶面酸霉病、叶面浅叶虫等病虫害,使韭菜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韭菜质量好,销售更重要。为了拓开销售增效益,乡党委、乡政府组建了自己的经纪人队伍,并对他们进行营销技巧和电子商务培训,提高了他们开拓省内外市场的技能。现在,全乡有200多名经纪人从事韭菜外销,形成了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销售网络,每天来乡里运销韭菜的机动车有30余辆。乡里还利用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介,发布销售信息,使韭菜外销数量成倍增长,种植户不出远门就把韭菜卖了出去。
凌云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采取“自建公助”的办法,拿出120万元补助资金,扶持文官村农民发展韭菜产业。现在,全村已建成大棚70栋,种植“马莲”等优质品种韭菜140余亩。同时,还发展油桃、葡萄采摘等休闲观光产业,每年可创产值500万元,利润300万元。
在文官村,韭菜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在上级部门和合作社的带动扶持下,有能力的农户建起了大棚,搞专业化生产,取得了理想的收益。没有资金建大棚的,就到合作社打工,给韭菜除草、补水、收割、包装等,每天可收入60多元。现在,周边乡村的韭菜种植业风起云涌,富安等村生产的韭菜还实现了订单产销,全乡各村产出的韭菜已经供不应求。每到销售旺季,前来运销韭菜的大车小车接连不断,产销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李洪波吴连祥摘自《吉林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