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2016年黄淮海地区玉米霉变籽粒病原种类分析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20  来源: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浏览次数:112
 
 
2016年黄淮海地区玉米霉变籽粒病原种类分析报告
 
(摘要)
 
      2016年12月,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收到黄淮海地区有关试验站从河北、山东、河南和江苏4个省27个县63个村共202份玉米霉变穗(粒)样品(分别由邯郸、石家庄、衡水、济宁、聊城、新乡、江苏试验站收集)。其中山东省样品较多,包括12个县,36个村,共121份霉变样品;河北省8个县,13个村59个样品; 河南2个县,3个村10个样品;江苏省5个县11个样品。通过对收到的霉变籽粒样品进行外观观察、显微镜镜检和分离培养,初步确定了引起霉变籽粒的病原种类。
 
      从黄淮海地区玉米霉变籽粒中分离到的病原种类主要有镰孢菌、青霉菌、木霉菌、曲霉菌等,其中以镰孢菌所占比例最大,占样品总数的80.2%,且来自河北、河南、山东3个省各县的霉变籽粒样品均有镰孢菌污染。各省霉变籽粒样品青霉菌污染亦较严重,造成的籽粒霉变所占比例次之,占样品总数的50.0%,其中山东省聊城市检出的青霉菌污染的玉米样品占当地样品总数的68.5%;木霉菌、曲霉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4.2%与21.3%,其中河南省检测到的曲霉菌污染的霉变籽粒较多,占河南省霉变籽粒样品总数的66.6%;江苏省玉米籽粒霉变病原菌以曲霉菌检出率最高,占该省总样品数的43.4%,木霉造成的玉米霉变数量次之,占该省总样品的37.8%,总体来看2016年导致江苏省玉米籽粒霉变的主要菌原为曲霉菌和木霉菌。
 
      各地检测出的病原菌种类差异较大,且每个霉变玉米穗可能被不止一种病原菌侵染。通过分离可知,34.5%的玉米穗(粒)霉变样品仅被一种病原菌污染;46.6%玉米穗(粒)被两种病原菌污染;14.1%的霉变穗(粒)同时被三种病原菌污染;4.7%的玉米穗样品同时被4种病原菌污染,由病原菌侵染导致的玉米籽粒霉变给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所检测到的霉变微生物可能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籽粒中潜伏侵染的穗腐病菌如镰孢菌等,二是来自储运过程中或后期污染的腐生微生物,因此,加强穗期害虫和穗腐病防治,从源头控制污染源至关重要。由于玉米收获后籽粒生理活性下降,如果籽粒本身含水量高,一旦遇到高湿和适温环境条件,很容易使已潜伏侵染的穗粒腐病菌大量繁殖,储藏环境中的外源腐生性微生物又能加重籽粒的霉变。因此,果穗在收获后籽粒干燥一定要达标,同时储藏环境要加强通风,不为腐生性微生物提供繁殖条件。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2017年1月1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