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摊让银行放心放贷——
四川苍溪确权地一亩可贷5000元
本报记者张艳玲
875笔,2.41亿元,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占全县当年新增贷款规模的1/4,发放贷款笔数位列全省10个试点区县之首……这是四川省苍溪县自2015年底承担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一年多来交出的成绩单。
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南麓的苍溪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所带来的一汪金融活水,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山区农业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更极大地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然而,试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苍溪打出了怎样的组合拳,将问题一一化解,记者进行了调查。
新型经营主体成最大受益群体
去年12月,因为上半年修建猪场而资金吃紧的陵江镇孙坪村六组村民陶家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苍溪县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办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没想到,从到农业局办理土地经营权证起算,短短3天时间,他所申请的30万元贷款便拿到了手。
据统计,在875笔贷款中,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占了大头,其中又主要集中在猕猴桃和梨这两大特色支柱产业。
“一是因为这两大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业主占比大;二是因为前期投入大资金需求旺盛。”苍溪县农业局副局长冉学锋表示,以苍溪红心猕猴桃为例,前三年不仅没有一分钱收入,每亩净投入就近2万元,一旦周转资金出现问题,那真是“眼看火车要进站了,却倒在了最后一公里”。
那么,一亩土地究竟能获得多大额度的贷款呢?根据2月20日最新的统计数据(4.34万亩土地经营权获得2.41亿元贷款)计算,每亩土地平均获得的信贷额度超过5000元。“处于盛产期的猕猴桃甚至可以达到万元左右。”人民银行苍溪县支行行长全斌表示,银行会根据业主经营土地的作物投产收入情况、前期投入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一些大的贷款项目还会由业主、村干部、农业专家、银行人员等组成评估小组,对信贷额度作出评估。
风险分摊让银行吃下定心丸
在参与试点工作的四家商业银行中,苍溪农村商业银行挑起了大梁。去年,苍溪农商行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达1.13亿,占了全县的半壁江山,更占了其当年新增贷款的1/5。
“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走向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大势,不断成长起来的规模经营主体将是银行未来争夺的重要客户群体。”苍溪农商行相关负责人王大志道出了其中的逻辑。
这得到了相关数据的佐证——截至2016年底,苍溪全县流转土地总面积达2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5%。“目前看来,全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增长空间仍然巨大。”全斌表示,今年苍溪计划新增3个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将达到5亿元以上。
然而,“在试点开始阶段,银行是有顾虑的。”王大志表示,一是在农业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的情况下,银行风险是否可控;二是一旦出现到期无法偿还的情况,银行是否有能力处置抵押的土地经营权。
风险分摊机制的建立让商业银行吃下了定心丸。去年,苍溪县划拨2450万元为农地贷款建立分险基金,明确县财政与银行按照7:3比例分担损失。
在分险基金外,苍溪还引入担保机制,建立苍溪县普惠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参与试点工作,目前已为15笔1685万元提供贷款担保;发挥保险的分险增信作用,鼓励借款主体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将放款银行作为保险赔付第一受益人。为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苍溪还对参与试点的银行和保险机构按照贷款投放量和保费分别给予2‰的一次性补助。
创新“扶贫再贷款”机制
去年初,五龙镇双树村残疾人冯明武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从银行获得了20万元贷款。有了资金,冯明武不仅将猕猴桃园由原来的20亩扩大到了80亩,还间种了核桃、脆红李、金银花,配套的生猪养殖小区也建成投用。
值得一提的是,冯明武这笔20万元的贷款年利息仅为央行贷款基准利率4.35%,比起其他土地经营权贷款,低了2个多百分点。这得益于苍溪将央行扶贫再贷款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机制创新。
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副行长侯丰荣介绍,扶贫再贷款是央行去年设立的专项货币政策工具,定向用于拓宽贫困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利率比支农再贷款更加优惠,期限更加符合农业生产周期,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优惠的金融政策保障。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片区区域扶贫工作重点县,苍溪县委政府抢抓试点政策机遇,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广元中心支行的指导支持下,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央行扶贫再贷款资金向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土地经营权贷款,以在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可获得性的同时,带动了贫困户实现就业发展。”苍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汀表示,目前,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苍溪已发放农地贷款4000万元,占比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