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2016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7004.92万吨(折纯量),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同时也应看到,化肥长期、大量、无序地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成本,也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水等自然生态系统。
当前,我国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正向着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化肥行业也要顺应这一趋势,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
近日,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指导下,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的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启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化肥行业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去产能、补短板,提质量。
实际上,关于化肥的使用,国家早就给出了明确方向:减少使用量,提高使用效率。2015年,农业部出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从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从实施情况来看,2016年我国农用化肥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减少,部分省份实现了负增长。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肥料产业的支撑,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农业部将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控制研究,主攻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引导化肥企业提高农化服务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化肥产业是一个产业链条长,且各环节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因此,化肥行业必须改变过去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全面树立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的理念。通过集聚行业优势资源和开展上下游联合协作,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化肥产业供给侧质量和效率。”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
如何保障化肥的有效利用,确保化肥零增长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