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明宝)当前,陕西省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大病虫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近日,陕西省农业厅在三原县召开全省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就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做安排部署,并通报了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受冬季气温偏高、春季降水偏多、土壤墒情良好等因素影响,陕西省今年小麦重大病虫发生明显重于上年和常年。尤其小麦条锈病见病之早、范围之广、程度之重、扩展之快,为2002年以来最重。据监测调查,目前陕西全省7市44县(区)已发生,面积达180多万亩。陕南麦区已进入流行盛期,关中小麦主产区已显流行态势。天气预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还有三次降水过程,都非常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病害快速大面积流行。
针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危害的严峻形势,陕西省农业厅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狠抓措施落实,切实做到“五强化、五确保”。一是强化组织发动,努力把病虫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二是强化监测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趋势,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并通过病虫电视预报、微信公众号、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防控技术信息,确保宣传到位。三是强化统防统治,各地要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达到农药减量控害。一方面要管好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继续扶持发展规范化防治服务组织。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集成一批技术模式,探索一批推广模式,辐射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确保防控效果到位。四是强化科学用药,坚持适期用药、合理选药、高效施药,加快推进自走式、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机等新型施药机械及其配套技术应用进程,确保减量控害到位。五是强化督查指导,组织精干力量,进村入户、包片驻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防控,确保防控措施到位。
会议强调,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以及种植业“一稳四进”发展目标,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打好防控攻坚战,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全力保障小麦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