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把家里的地都托管给了合作社,麦收秋管都不用管。等秋收后,只需要扣除托管费,再决定是收粮食还是收钱。”张东亮显得一身轻松。
张东亮告诉记者,他家里有5亩地,往年一到夏秋收种就发愁。自从参加三五农民专业合作社后,4年来他只负责“点菜”托管,合作社负责“包桌”种粮,过上了种地、上班两不误的惬意生活。记者了解到,该县三五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托管为平台,以粮食银行为载体,探索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抓手。
三五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钱怀俊说,和土地流转不同,土地托管后农民的地还是自己的,收获后只需扣除服务费,所有收益都能让农民拿到手。“如果土地不托管,农民一年得回来两次。土地一托管,从耕种、施肥、打药、管理、收割,合作社全程跟踪,费用收得也比较低。”
搞土地托管需要金融支持,钱又从哪里来呢?合作社想到了利用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用商业银行的手段进行操作,于是“粮食银行”应运而生。银行是按钱计息的,粮食银行按小麦的斤数计息,农民把粮食存到这里,一斤小麦一个月可得五厘的利息,如果把钱存到银行可能只有一厘多。粮食银行的存折还可以兑换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社员们拿着存折到合作社指定的超市进行消费,还可以享受打折优惠。
粮食银行收到粮食后直接和面粉厂等企业对接,既卖了粮食,也盘活了市场,真正实现了用老百姓的钱干老百姓的事,同时还能为可持续性精准扶贫提供基础。三五农民专业合作社副主任蒋华杰说:“在我们的农机植保队、进村服务站工作的基本上都是贫困户,其中一个贫困户跟着我们植保队打药,一个季节能挣七千多块钱。植保服务每年都需要,所以每年他都有这个收入。”
截至目前,沈丘县的22个乡镇已建成农民合作服务中心4个,发展入社会员1000多户,托管土地36万亩,产生了强大的“保姆式”服务效应。巴富强王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