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联合德国马普学会分子遗传研究所和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Plants上共同发表了揭示甘薯起源的重要论文。这是科学界在多倍体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
我国以占世界总种植面积50%的土地生产了全球80%以上的甘薯,产量近亿吨。但是,复杂的遗传背景一直以来是制约甘薯研究的瓶颈,甘薯起源问题悬而未决。此次中德科学家绘制了甘薯基因组图谱,揭示了这一重要作物的物种起源历史。
甘薯基因组共有约4.4亿个碱基对,单组大小在700M到800M之间。虽然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日新月异,但解析多倍体基因组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障碍。该研究不仅将绝大部分基因组序列定位到对应染色体上,还通过全新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六倍体的六组染色体分开,从而揭示:在甘薯的90条染色体中,有3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二倍体祖先种,另外6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四倍体祖先种;约50万年前,二倍体祖先种和四倍体祖先种之间的一次种间杂交孕育了今天的重要作物。这一发现解决了甘薯起源的谜题,为合理利用甘薯近源野生种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