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蔬菜生产机械化短板待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08  来源:《 农民日报 》( 2017年12月07日 08 版)  浏览次数:260
 
 
 
    在2017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陕西省宝鸡市鼎铎机械有限公司的习海龙现场演示原地掉头蔬菜移植机。
 
    本报记者杨梦帆文/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产销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蔬菜总播种面积3.3亿亩,产量达7.85亿吨。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要实现蔬菜生产的提质增效,机械化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前不久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首次设立了果园、蔬菜机械展示专区,同时,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还联合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召开了2017中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企业代表和专家,就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进行了探讨。
 
    1
 
    关注程度高且市场需求大
 
    在果园、蔬菜机械展区A3266展台前,摆放的2ZB-2移栽机、2BS-4多功能穴盘点播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由于场地有限,陕西省宝鸡市鼎铎机械有限公司的习海龙只能驾驶着2ZB-2A原地掉头移植机在过道进行现场演示。
 
    “没想到这么多人前来观看。”鼎铎机械有限公司西北地区区域经理陈杰则负责给观展人员介绍,“这台演示的移栽机适合辣椒、西红柿、甘蓝、白菜等多种蔬菜作物,移栽机控制器上就这么几个按钮,操作十分简单方便。移植机1小时可以移栽3000~8000株幼苗,人工移栽1小时只能移栽750株,机器是人工效率的好几倍,一天能够完成10亩地左右的作业量,而每亩地种植成本可以节省100元左右。该设备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像河北、浙江、陕西、新疆以及东北地区,而去年一年西北地区的销售量在100~200台之间。”
 
    现场不乏看热闹的,也有不少专业用户。来自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的农户张俊周一边观看移栽机一边告诉记者,他这次就是专门来看蔬菜机具的,家中300多亩的蔬菜大棚,每到移栽的时候都要雇100多个工人,而且作业效率也不是很理想。“工人工作一天需要经常弯腰,早上精力充沛,移栽的质量比较好,可到了下午,移栽质量就明显不如上午了,而且1个人一天下来只能完成两亩多地。”
 
    “这设备太好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有点贵,要是两万元我肯定就买了。”考虑到价格问题,张俊周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后,就继续去看别家的产品了。这次农机展上,洋马、东风井关等45家企业的104款产品都在果园、蔬菜机械展示专区亮相。陈杰告诉记者,去年农机展没有这样的专门展区,蔬菜类的机具都是分散参展,有需求的用户只能“偶遇”蔬菜机具,今年将同类产品聚集到一起,不管对农民、用户还是经销商来说,都方便了很多,他们可以轻松地逛展区,而且很容易对比各家的产品,再确定购买意向。
 
    对此,吉峰农机海外事业部销售经理李科洁也有类似看法,“我发现使用、关注蔬菜机具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年特设展区对这个行业来说是个好开端,意义非凡。不过由于场地有限,不少企业的产品不能全部展示,要是面积再大点就更好了。”
 
    2
 
    种管收三环节机械化短板明显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说:“蔬菜生产机械化是个新领域,也是农机薄弱的领域。要推动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应该要关注、扶持新兴领域,而满足蔬菜生产机械化的要求则是顺应当前形势的。”
 
    2016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5%,但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却不高,而且种、管、收三环节还有诸多难点和问题。
 
    移栽环节是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重要的一环,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劳动强度大,发展机械化还有不少技术难题尚待破解。据黑龙江省农业装备联盟首席专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赵匀介绍,蔬菜移栽面临的难题是:旱田取秧、输送、挖掘、回转式栽植机构;穴注水装置;膜上移栽。“目前国内生产的移栽类设备主要是半自动的,而且主要是仿造国外的产品。”
 
    田间管理这一环节同样不可忽视。“蔬菜种植涉及设施农业的,也有露地大田的,它本身的生长环境就很复杂,现在又开始推广有机蔬菜,要求减少农药残留,这对机器要求也就更高了。所以,农机企业研制的植保产品也要更新换代了,不能只关注机器的植保效率,还要关注雾化效果等,然而这一环节还是个短板。”李科洁强调。
 
    “相对于其他环节,收获这一环节真的很难,此次展出的蔬菜收获类机具也很少。”江苏大学教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收获机械化岗位专家毛罕平分析了蔬菜收获难的原因:蔬菜品种较多,受土壤、天气、水肥影响较大;同品种蔬菜形态不一,生长发育程度不齐;果实枝叶相对脆弱,各地食用方式不一样,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茎,而且不同的品种还要采用不同的技术。“关键是蔬菜收获机械的专门性比较强,通用性还不高。”毛罕平说。
 
    大蒜是特色蔬菜,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蔬菜机械化的生产现状。“大蒜生产过程中耕整地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相对成熟,田间管理如灌溉和植保机械可以沿用大田作物的机具,但大蒜的种植和收获是机械化发展最薄弱的两个环节。”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生产机械化岗位专家侯加林介绍。
 
    3
 
    各地因地制宜先行先试
 
    尽管困难重重,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陈巧敏说:“过去的一年,蔬菜机械化已经有所发展,国家启动实施了‘蔬菜智能化精细生产智能装备研发’‘温室智能化精细生产智能装备研发’等项目,还增设了很多农机岗位专家。而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北等地,也增设了蔬菜机械化岗位专家。”
 
    近几年,上海的绿叶蔬菜、北京的露地甘蓝、江苏的设施韭菜、山东的葱姜蒜,在机械化生产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满足蔬菜的有效供给,北京、上海两地结合当地发展特点,在发展蔬菜生产机械化方面做了不少探索。
 
    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站长夏海荣介绍说,上海提出了两种蔬菜机械化技术路线模式:一是立足于小型绿叶蔬菜机械化技术路线模式,二是中大型绿叶蔬菜机械化技术路线模式。为推进蔬菜机械化,近5年来,上海市依托“叶菜类蔬菜机械直播技术的示范推广”“蔬菜机械化生产机械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意大利叶菜生产机械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自走式叶菜收割机的适应性试验”“低密度移栽类蔬菜机械化种植集成技术的研究和示范”等项目,从日本、意大利引进蔬菜生产机械60余台,并进行本土化“改造”。从2015年开始,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针对蔬菜合作社农机手的蔬菜机械化新技术培训。
 
    北京市则从叶菜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上突破。北京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副站长张京开说:“2012年开始,北京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团队特别成立了叶菜团队,并在栽培与设施设备功能室专门设立了农机岗位。以北京种植面积较大的5种叶菜为主导,叶菜团队找准叶菜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在机械化、省力化、自动化、信息化方面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技术研究,包括耕整地机械化技术、起垄作业机械化技术、苗盘育苗播种机械化技术、叶菜直播机械化技术、新型植保机械化技术等。”
 
    虽然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是一个长期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但随着相关政策、人才、技术的投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蔬菜生产机械化一定会取得更多可喜成绩。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