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中心的一间大棚里,有一大片罗列整齐的细小喷头,曾经种在地里只能与泥土为伴的土豆幼苗,现在则可以在这间现代感十足的“大浴室”里享受洗“营养澡”的待遇。
“专业人员调配制作好营养液后,通过这些喷头直接将营养液雾化喷洒在土豆幼苗的根系上,这样可以达到最大化吸收的目的,这就是土豆幼苗培育的‘雾培法’技术。”种薯繁育中心主任吴永斌说。这个大棚是甘肃省第一个马铃薯幼苗“雾培”基地。
吴永斌表示,最初农户在进行马铃薯培育时,是将市场中的商品薯进行切块,将带有根芽的部分直接埋种在地里,“这样的种植方式没有经过任何脱毒处理,带有病毒的根芽生长很容易导致马铃薯品种退化,品质与产量都会下降,比较落后。”吴永斌说。
在土豆幼苗培育方面,繁育中心经过了多次探索与创新,吴永斌介绍:“我们之前使用的方法是蛭石培育法,将幼苗栽种在蛭石里,蛭石是一种由矿物质煅烧形成的粉末状物质,它本身没有什么营养,对土豆幼苗大多是起到固定的作用,蛭石法的人工成本很高,也比较费时。”
但自从繁育中心在2016年引进土豆幼苗“雾培法”技术后,之前幼苗繁育周期长、用苗量大、效率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喷雾技术真正实现了土豆从幼苗到结薯过程的“无土栽培”,之前传统基质栽培一亩约需12万株幼苗,现在每亩仅需1万株且平均单株结薯40粒左右,是之前的20-30倍,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土豆生产的自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繁育中心研究员贺晓霞说:“‘雾培法’目前在国内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它可以摆脱马铃薯幼苗生长的温度限制,以前使用蛭石法一年只能长1茬,使用雾培法后从幼苗到结薯最快仅需要40至50天,一年可以收获2-3茬。”
如今,科技手段的升级创新推动了庄浪县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向脱毒种薯繁育转型升级,农户种植种薯比种植商品薯每亩可增收700元。按照庄浪县整体布局,马铃薯产业可带动关山林缘区域51个村、3848户、总计1.85万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新华社记者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