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家纷纷肯定,增值肥料产业的发展在实现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目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将在2018年迎来稳健的发展态势。
增效作用明显
增值肥料的增效载体是天然物质或是植物源的,具有生物活性,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且环保安全。增效载体微量高效,添加量在0.3‰至3‰之间,肥料养分含量基本不受影响。
目前所说的增值肥料是增效肥料的一种,专指将生物活性增效载体与化肥科学配伍所生产的肥料改性增效产品。联盟秘书长、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究员赵秉强指出,全国网络化试验结果表明,增值尿素作物平均增产9.6%,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7.9个百分点。
产业呈燎原之势
增值肥料新产品已在开门子、开磷集团、瑞星集团、骏化集团、云天化、中化化肥、心连心等联盟企业实现产业化,产能达到2000万吨,累计推广新肥料产品800万吨,推广面积1.5亿多亩,增产粮食70亿公斤,增加效益80多亿元。
此外,由联盟单位起草制定的《含腐植酸磷铵》和《含海藻酸磷铵》的化工行业标准完成征求意见阶段的工作,2018年将上报标准报批稿;《腐植酸肥料增效剂》和《海藻酸肥料增效剂》两项化工行业标准已申报国行标2018年制修订计划。
从产业扩大到专利布局,再到标准制定,增值肥料产业正在稳步晋级,已经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
发展潜力巨大
赵秉强介绍,2017年,联盟在全国各区域开展增值肥料的示范推广工作。联盟企业的增值肥料产品在玉米、水稻、大蒜、马铃薯、向日葵、花生、辣椒、番茄等作物上开展示范现场会1000多场,与常规肥料相比,增产幅度8%~30%,平均增产16%。
“增值肥料产品投放市场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获得农户和经销商的广泛认可。在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肥去产能、环保督查、粮价低迷的大背景下,联盟企业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推广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发展。”赵秉强相信,2018年对于肥料产业来说,将是一个发展之年。(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