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4月24日电“再过20多天,就可以挖出来了!”20日,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安乐村,10亩马铃薯种薯长势喜人,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技术负责人梁峰铭蹲在地里,和农户交流脱毒种薯栽种技术。
渝东门户巫溪县地处中纬度,日照充足,温湿适度。巫溪93%是山地,立体气候明显,红苕、苞谷、洋芋(马铃薯)“三大坨”是山里的特产,也是当地农户的主食。
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若遇病毒入侵,会导致叶片皱缩卷曲,茎秆矮小细弱,块茎变形龟裂。作为下代“种子”的薯块,不能自身清除体内的病毒,导致植株病毒病逐年加重,会造成严重的减产。
“只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种薯内的病毒去掉,恢复其生理功能和生产特性,才能防止马铃薯的‘退化’,确保产量。”梁峰铭介绍,巫溪县开展马铃薯脱毒繁育研究已近10年。
位于文峰镇、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的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包括3500平方米的组织培养大楼、14000立方米的种薯储藏库、40000平方米的温网室等,年产脱毒马铃薯试管苗200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6000万粒。该中心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源基地,也是农业部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据了解,重庆年产马铃薯550万亩,巫溪年产50万亩,全县脱毒种薯使用率达到65%。通过实际栽种对比,通过脱毒种薯的使用,结合地膜覆盖技术,马铃薯配方施肥技术,晚疫病统防统治,马铃薯亩产可提高30%-50%,种植户每亩增收800-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