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大科研成果的玉米良种新贵--“金海5号”,是民营农业高新企业山东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种业)17年来累计投入育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历经艰辛坎坷,在十万分之一的机会里获得的成功。该公司决策人邓茂金志存高远,对农业科技的追求矢志不渝,从来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的科研经费。他说:“做点国家还来不及做的事,这既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工作需要,也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金海种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吹响了当代农民向农业科技现代化进军的号角。
在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金海种业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型玉米新品种‘金海5号’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海5号”的培育者翟延举光荣地登上领奖台。
“金海5号”先后通过国家(黄淮海区)的审定和其他省市审定。2004年“金海5号”以亩产1146.74公斤创造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007年在中国种子协会组织的全国玉米高产竞赛活动中,“金海5号”以亩产814.43公斤位居第一名。目前“金海5号”已累计推广面积近1800万亩,获得经济效益8.1亿元。
电视台在报道颁奖大会实况时指出:今年的获奖项目呈现出四大亮点,最大的亮点是“农民育种家首次获得国家大奖”,他们育成的品种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都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海5号”验收委员会主任、育种专家许启凤教授说:“‘金海5号’玉米杂交种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抗倒、丰产、稳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籽粒商品性好,在我国玉米主产区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金海5号”创造了夏玉米高产纪录后,“金海种业”的种子销售额每年成倍增长:2002年销售100多万公斤,2003年200多万公斤,2005年1 000万公斤,2008年1500多万公斤。“金海5号”高产抗病抗倒的优点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每公斤售价14~15元依然供不应求,单粒播种每亩用1.3公斤,可达4800株。
是什么力量催生一家民营农业高新企业产生如此的活力,能一举摘下2008我国玉米种业界的桂冠?在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农业科技领域里大显身手?就这一话题,金海种业董事长、总经理邓茂金如是说:
企业的责任:做点国家还来不及做的事,这既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工作需要,也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金海种业17年来累计投入育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没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金海五号”是金海人在十万分之一的成功机会里抓到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东莱州就是我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之乡,金海种业所在的后邓村就有了农业实验站,农民们做梦都在期盼,种子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下能改变性能变成良种。
期盼归期盼,实现梦想,谈何容易!成功背后,尽是艰辛。
1992年,邓茂金以1.8万元起步,注册了以 “金海种业”命名的农业试验站,领着一家人艰苦奋斗,拼搏创业。万事开头难,创业初始,每天几乎13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一家人都累病了。
由于他曾担任后邓村小学教师,也干过几年村长。如同所有乡村教师和村长一样,在当地享有一种特殊的知识权威和良好人缘。他具有敏捷的逻辑思维和通顺的语言表达力,这无形中给他在种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增加了几分决胜的筹码。
他牢牢地抓住两件事:培育新品种并创建高产田,努力做到育、繁、推结合。他每年都要种植小麦玉米两作吨半粮示范田、夏玉米吨粮高产田,严格做到规范种植,精细管理。1999年他种植的30亩小麦(莱州137)高产田经过专家组验收,亩产达到773.9公斤,创造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纪录;复种的夏玉米(金海5号)经过专家组验收,亩产达到971.96公斤,创造了我国北方地区两作亩产吨半粮的高产纪录。2000年他培育的玉米新品种金海5 号高产田,亩产再次达到956.3公斤。
凡是接触过邓茂金的人,都会认可这位典型的“山东好汉”,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毫不掩饰自己的笑声和个性,哪怕是在承受巨大的压力。他给人最深的印象是粗中有细,有点像《水浒传》中那位福气最大、定力最深、归宿最好的好汉“鲁智深”。
一位朋友曾问他,你在做了11年的民办教师后下海创业,去建立一个金海种业。这并不容易。很多人都羡慕你、惊讶你的传奇。可是在光环后面,您有很多泪水和汗水交织的痛苦往事不为人所知,并且那些苦都是常人无法想像的。面对痛苦和困难,您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他回答道,我认同这样一种观点: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从这所大学里毕业的学生都必有后福。我本质上是个超脱的人,所以,我能够在各种困境中自得其乐。
2003年秋,参加“全国玉米科学发展研讨会”的专家来到邓茂金的金海作物研究所,参观了玉米品种田、试验田、高产田。田间布局科学、管理细致、植株整齐、果穗硕大。宽阔的田间路,规格化的试验地,齐刷刷的植株,沉甸甸的果穗,都令参观者赞叹不已。著名玉米遗传育种专家刘纪麟教授竖起了大拇指:“金海种业的育种、栽培水平令人钦佩,国内很少有达到这样水平的。”
邓茂金介绍说,金海种业为育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即使在创业最艰难的日子里,也要保证玉米育种工作所需的土地、资金和物质,每年都会有50到60万元的科研经费投入。
一家民企,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能矢志不渝地坚持向科学要效益,企业的决策者邓茂金的说法是:我喜欢强调责任感。对我而言,实现金海种业的梦想需要一种责任感。我认为,责任感就是专注、认真,特别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企业,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投资回报和利润率;然后快速地把企业做大做强。做点国家还来不及做的事,这既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工作需要,也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17年来金海种业累计投入育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有些人不太理解,但我认为值。因为品种是种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一个优良品种占据一块阵地,一批种子拥有一片市场;抓住品种创新,是许多种业公司发展的成功经验。谁认识早,谁行动快,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掌握主动权。金海种业能在十万分之一的成功机会里抓到一个,正是由于明确了企业的责任!
成功的要素:金海种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能让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金海人不会忘记,这全都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引领;得益于和各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以及专家教授理念引领点拨;得益于全国的种子管理部门、农业局、种业同行、种业经销商和社会各界对金海种业的呵护和强有力的支持!
金海种业历经17年风雨磨练,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健的经营风格。如今,创业的艰苦已经远去,企业正处于一个稳定的上升期。但是,要进一步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要做好很多方面的工作。
董事长、总经理邓茂金在勾勒出了公司的发展蓝图后话题一转强调说:要想发展蓝图的愿望得以实现,有一条不能变,就是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始终坚持走科教研企市场一体化的道路不能变!金海与“三农”发展共命运的理念不能动摇,企业发展在今天,明天在科技,后天在教育,百年工程,责任艰巨、任务重大。
据公司副总经理邓秀峰介绍:多年来,公司己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多个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了多个项目的紧密合作,项目涉及到玉米、小麦、名优花卉品种资源引进及种苗等方方面面。
邓秀峰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公司为合作院校和科研单位免费提供了优质的实验基地,合作院校和科研单位为我们公司免费输送了科学知识,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鱼水相连的亲密关系。每一个合作项目都实现了双赢,每一个项目的合作都让金海种业在科研领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已成为金海种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
面对成功,面对世界玉米育种激烈的竞争形势,金海种业不敢有半点懈怠。
据了解,公司又选配了一万多个玉米分离材料,组织出5000多个新品系,还从国内外征集了2000多个最新品种进行实验对比。迄今为止,金海系列玉米新品种已编到了50多号。用邓茂金的话说:“只有坚持用良种良法的配套技术,让粮食增产,才能让国家放心,我国的8亿亩土地完全有能力养活13亿人。”他接着说,“金海五号”这一科研成果的取得,是金海种业17年企业文化的积淀,凝集着百名员工的心血和智慧。而育成人翟延举,则是公司百名员工中的杰出代表和学习榜样。她的成就,代表了金海人对农业科技的不懈追求!
从1.8万元起步,到现在固定资产达2个亿,历经17年风雨洗礼,“金海种业”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以井喷式的创业热情和动力,成就了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入民心、造百姓之福;走向世界、创品牌之巅”的事业梦想。
玉米良种新贵“金海5号”,让粮食增产,让农民增收!(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