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登海
《财富故事会》今天的故事就从一种叫超级玉米实验一号的玉米讲起,。它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全国的玉米地都种上这个玉米,那么产量至少增加50%,而这个玉米的主人是山东的一个农民,他叫李登海。
《玉米之重》
主持人:(王凯拿玉米出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我是王凯。您看我手里头拿的玉米,五颜六色的,挺漂亮吧。咱们今天的故事就从这些玉米讲起,(王凯看了看手中的玉米,拿起金黄色的玉米说道)这玉米有个名字叫超级玉米实验一号。它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全国的玉米地都种上这个玉米,那么产量至少增加50%,而这个玉米的主人是山东的一个农民,他叫李登海。
画面:震耳欲聋的选种机/成千上万的种子从镜头前飞过/俯拍的登海种业大景/培训中心、会议中心、研究所、基地等名称的特写/成千上万的种子从镜头前飞过
解说:这里是位于山东莱州湾的登海种业公司,这方圆几公里的地方都属于李登海公司的范围。而这个庞大的玉米帝国就是由这一粒粒玉米缔造的。
(转场)
解说:1996年,美国的一家种子公司找上门来,要和李登海谈合作。李登海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家公司竟然是自己三十多年来一直较量的对手--美国先锋种业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先锋公司创下了亩产2500斤的春玉米世界纪录。李登海几十年来一直在玉米产量上和它较劲。现如今心目中的对手不远万里跑来要跟自己合作,李登海自然是非常高兴。
同期声:李登海:人家提到在中国寻找39个合作目标,把我们放在第一位。
我也确实有一种自豪感。
解说:在全世界玉米高产攻关排名前两位的公司,一个是美国的先锋种业公司,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登海种业。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两个非常大的公司要组建在一块,当时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实行强强联合。
解说:美国的先锋公司创立于1926年,它的创始人华莱士曾在上个世纪40年代担任过美国副总统,现在先锋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之一,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能和先锋公司合作,是许多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李登海听了对方的合作条件,马上就拒绝了。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在股权的分配上,先锋公司要求它要控股
解说:原来,美国先锋公司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合作,都有一个不变的原则那就是独资或者控股。可就是对控股权的问题,双方迟迟没有达成一致,谈判进入白热化。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各国的国情和双方公司利益决定上,谈判过程当中也是比较艰苦的。先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它在世界上有七十多个合资公司,而且它控股的比例非常大,一般在60%以上。
解说:美国的公司提出,只要让我控股,其他什么条件都可以满足。但是李登海说什么就是不愿意。
同期声:李登海:必须我们控股,我们深深的知道,我们控股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是使我们更好的建设、更好的发展
解说:李登海强硬的态度让合作一度陷入僵局,从此,美国先锋公司每年都会派人来和李登海谈判,但年年都因为控股权的问题无功而返。最终先锋公司做出了让步。
同期声: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先锋公司放掉了60%的股权,让步到各占50%,谈判结果达到50%。
主持人:这看似有结果的各占50%,其实是让谈判陷入了另外一个僵局。合资双方占的股份一样多,那谁掌握公司的主导权啊?李登海是坚决不干,他要求自己必须占得51%以上的股份。他要的不是这小小的1%,而是控股权。
同期声:李登海:我说国外的公司必须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种子法明确规定,国外种子公司到中国进行合资,中国必须控股。
解说:美国人最终妥协了,破天荒以49%的股份与登海种业合作。2002年11月,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经过了七年半马拉松式的谈判,李登海终于赢了。
主持人:李登海面对鼎鼎大名的美国公司,腰板为什么这么硬?关键是他的手中掌握了玉米的先进育种技术。讲起李登海,这个名字可能让您感到有些陌生,但有一个人您肯定熟悉,袁隆平。那么袁隆平和李登海又有什么关系呢?
解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而李登海被称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他们合称为"南袁北李"。似乎很多的事情都把两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中国只有三支股票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1994年上市的兰生股份,2000年,以袁隆平命名的隆平高科。再就是2005年以李登海命名的登海种业。在亚太地区育种行业当中,农民出身的李登海和院士出身的袁隆平是齐名的。李登海作为一个农民,他是靠什么拥有今天这样一个地位的呢?
(黑落黑起转场)
大海的声音先入,画面:大海、太阳、船
解说:1949年9月,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开始了他与水稻的不解之缘。而就在这一年,在山东省莱州湾的海边渔村,一对夫妻正欣喜地迎来自己的第三个孩子,父亲期望儿子将来长大能出海谋生,就给他取名"登海"。然而李登海最先学会的不是出海打渔,而是下地种田。
同期声:李登海:我母亲是缠脚的小脚妇女,到地里干活也不行,我就替我母亲到地里干活。
解说:三年的自然灾害,饥饿成了李登海儿时最清晰的记忆。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磨就得自己推,有时候我母亲推我在那边拉,后来我说我推吧,拉着转圈,转一圈转一圈,这么转着推推推,饿的不行,我就从磨眼儿里拿几个玉米粒子往嘴里吃,就这样,我记忆犹新。推着磨,拿着玉米粒子吃,一边吃着一边推,当时发昏,都转圈么,真不容易。
解说:在山东莱州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地的人们一年四季都是靠着玉米过日子。由于产量一直不高,所以遇上灾害,玉米也就成了稀罕物。
同期声:李登海:在人民公社当中吃食堂,搞的窝窝头啊,就是玉米做的窝窝头它发粮票的。我去拿粮票去领了,就领了二两,一个窝窝头四两,割开二两,再割开两个一两,我拿着两个一两给我母亲一两,我又拿一两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边上还站着邻居老爷爷没什么吃的,我就把这一两的窝窝头就给了老爷爷,我说你吃吧,我说我不吃了。我母亲吃一两饭,这是中午,晚上没什么吃的。
解说:那时候,顿顿能吃上玉米面窝窝头,对于李登海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同期声:李登海:我也吃过树皮,也吃过草根,也吃过发白的地瓜干,也吃过玉米轴、野草、水草、树叶子都吃过。我就知道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重要性。
解说:许多年以来,玉米在莱州当地的亩产量一直徘徊在二三百斤左右。上个世纪50年代,莱州的许多村庄都自发的成立了农科队。目的就是要依靠科学种田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小小的农科队成了李登海童年最向往的地方。
同期声:李登海: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看到家乡的面貌,怎么来改变家乡的面貌,怎么提高农业的产量。
主持人:当时初中毕业李登海就进了农科队,他的愿望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想着能多产些粮食,从此再也别饿肚子。但是他没想到,他的一生从此就将和这小小的玉米紧紧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欢迎回来,前面咱们说到了,初中毕业的李登海进了村里的农科队,1972年初,他当上了农科队的队长。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本来跟他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国家大事,却意外地为他的人生确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
画面:尼克松访华资料
解说: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此时连美国到底在什么地方都还没弄清楚的李登海,却把一篇关于美国的报告,牢牢地记在心里。
同期声:李登海:说美国的一个农民兴建的先锋公司,产量达到了亩产两千五百斤,当时我们觉得非常振动。
解说:当时莱州玉米产量每亩不过二三百斤,2500斤的亩产量对于李登海而言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但正是这个数字激起了他的斗志。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也不知道美国什么样,只知道美国侵略朝鲜什么的。当时我们觉得他能干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干到,他们是农民我们也是农民,他们能办的事情我们也能办到。
音乐:我们走在大路上
解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粮食生产,试图解决七亿人的吃饭问题。在全国学大寨精神的号召下,提出农业粮食增产的几个台阶,"上纲要、跨黄河、过长江、达千斤"。 全中国都在豪情万丈地为此奋斗。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毛主席语录有这么一段,是这样讲的,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事,我们中国人也能干,中国人有理想、有抱负干到世界水平。当时我说,我们一定要立志,有志气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有志气来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有志气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所以从这儿就开始了玉米高产的培育。
解说:心中虽然激情澎湃,但种地却是脚踏实地的事。如何才能让玉米的亩产量超过美国呢?初生牛犊的李登海虽然浑身是力,却无处下手。他知道要想让玉米高产,还得靠脑子。1974年,李登海被村党支部推荐到莱阳农学院进修。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我才知道什么叫光合作用,什么叫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强度、光合截留分配这些知识,从植物和植物生理,才明白我们搞农业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解说:在莱阳农学院,李登海是最刻苦的学生之一,得到了许多老师的赞赏。进修结束时,一位老师郑重地将二十几粒玉米种子交给了他,这些种子是老师好不容易从美国带回来的优良品种,李登海如获至宝。
同期声:李登海:当时给我二十几个粒子,挺高兴的。
解说:李登海捧着这二十几粒种子回到了农科队。他对这些种子进行杂交实验,将培育出来的品种种到试验田里,李登海兴奋激动,他觉得自己似乎都能听见这种子在泥土下发芽的声音。
同期声:李登海:没有肥料我就挖个厕所,我们不怕吃苦,往里施。没有肥料,我们就把厕所下边土刨下来,生产队的敬老院大炕,我带头把炕烧的灰拿出来,然后再盘炕,把陈旧的破屋有些肥料,拆破屋打碎了用小车往田里拼命的跑。
张永慧(李登海的妻子):玩了命的干,在平时就是废寝忘食的观念。
解说:1975年的那个秋天,李登海终于盼来了收获的时刻。一千零二十四斤,这是李登海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同期声:李登海:第一次突破了,在我们家乡突破了,达到一千零二十四斤,农业站专家帮着验收的,这是第一次。
解说:,李登海觉得照这个速度,突破美国的纪录指日可待。这次的突破让他意识到优秀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于是李登海先后引用了国内100多个玉米品种,然而几年过去了,产量却一直很难突破1400斤。
主持人:玉米的选种就是在一批玉米当中挑出品质最好的种子种到地里,第二年再从收获的种子中选最好的种下去。如此反复六七年,才能让这个品种稳定下来。但就是经过了六七年的筛选也不一定就能得到优良的品种。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六七年啊!可能有的人研究一辈子也未必能修成正果。李登海卯足劲要赶超美国的纪录。可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任务呢?
解说:按照传统的方式,玉米一年只种一季,李登海显然等不及。春节刚过,他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撑起了塑料大棚,提前几个月播下玉米。等到当地开始种植玉米的时候,他的玉米已经在大棚里收获了。而等到10月份,他就已经在这一年里收获了两季玉米。虽然一年当成两年用,可李登海还是感觉育种的速度太慢了。于是他突发奇想,要到海南去种玉米。
同期声:李登海: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到海南去,我们上地理课的时候觉得海南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我们觉得,只有那能育出更好的品种来,所以必须去海南。
解说:海南的秋冬季正是玉米生长的季节,在那里通过精心的栽培,李登海又可以收获两季的玉米。从此以后,李登海就成了追赶太阳的人,他一年就可以完成别人几年的工作量。但是他也要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刘永强是莱州电视台的一名记者,他曾经跟随李登海到海南岛,拍摄育种工作。
同期声:刘永强:他在海南岛有十几个点,每天必须每个点都去看,看一下指导一下。在他的育种田有一份品种,化肥吧特别重要,他有时候就带着这些化肥给各个育种田送过去,这个东西必须当天送。所以说他每天跑几百里地。
解说:虽然海南的气候非常适合李登海种植玉米,但海南的冬天也并不平静。
同期声:李登海:北边云层过来,形成一个烟柱过来,冰雹这么大一个,刮的昏天暗地的,树叶子,一场风雨四万间房拉走了,掀盖,一个小时之前挺好的。这个过程当中我看冰雹,这一年奋斗,我心里非常难过,手里拿起冰块,这冰雹多大?7.5公分。当时我看完以后,我拿笔写了肝裂心碎。那玉米地的水那么深,我站在地里,眼泪是哗哗的流下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说有志气,明年继续干。所以我对《365里路》那首歌曲是非常有感情的。从少年到白头、从家乡到异乡,我下定决心继续努力,明年继续再干。
画面:《365里路》,李登海在海南研究种植玉米的情景
解说:从1978年到现在,三十年的时间。李登海每个冬天都是在海南度过的。他这样的坚持也让他比别人多收获了三倍的育种数据。
同期声:李登海:从育种的代数来讲我现在接近九十代了吧,我们可能是育种代数最多的。
解说:30多年来,李登海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奇迹,让他的玉米产量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出新的纪录。
主持人:(王凯拿着玉米的演示)以前种植的玉米是平展型的,也就是玉米叶子和玉米杆之间的角度大于90角度,这样上面的玉米就遮住了下边的,不利于玉米的光合作用。李登海通过研究,开启了紧凑型玉米的时代,就是让玉米叶子生长的角度在45到50度之间。不但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种植的密度,增加玉米的产量。而这紧凑型玉米就是靠李登海一代又一代的育种实现的。1989年,李登海成功的培育了掖单13号,这在中国种植玉米的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解说:1989年,当时李登海的掖单13号横空出世,创造了每亩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国家把掖单13号作为了全国推广的重点农作物。
同期声:李登海:它的增产效益,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推广一亿亩,增加二百亿斤的大项目。
王继明(李登海莱州农科院院长):最大的年份占全国玉米种子43.5%。推广速度是非常快的,推广的面积也非常大。各种子公司在生产经营推广上也获得了非常好的企业效益,同时也创造非常大的社会效益。据农业部统计,应该增加的社会效益一千个亿。
解说:这一年,全国的种子公司都在经营着李登海的掖单13号,挣钱的公司不计其数。可李登海还是守着自己小小的民办研究所,继续研究他的高产玉米,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同期声:李登海:我说我没感觉。我们追求的就是开创中国的玉米道路,改善生产实验水平。当时我们国家种植玉米面积当中,每三棵玉米当中就有我一棵。所以我坐着火车走到那儿一看这片玉米,我繁育的品种,也充满了自豪感。
解说:1998年,并没有想靠玉米挣钱的李登海却突然成了亿万财富的拥有者,他没想到这么多年的付出,在这个时候带给了他实实在在的财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各地的种子公司必须有偿的经营李登海培育的新型玉米种子。李登海当即成立了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把科研、生产、推广、经营集于一身,几年的时间便成为了固定资产上亿的企业。
主持人:有了自己的公司,李登海从一个研究育种的科研人员变成了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可李登海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他还是按部就班的继续种他的玉米。每次到海南妻子都要陪着他一块去,但是他却从不让妻子和自己乘坐同一班飞机,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还是因为玉米。
主持人:欢迎回来,听王凯接着跟您聊。前面咱们说到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李登海,还是坚持每年到海南去种玉米。但是绝不允许妻子和自己搭乘同一班飞机去。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玉米种子。
解说:每年的10月份,李登海都要带上在莱州育出的种子到海南去,这些种子是李登海精心挑选的,他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有半点闪失。每次出门前,他都是把种子分成两包,他和妻子各带一包,搭乘不同的班机。
同期声:张永慧(李登海的妻子):他出的主意,因为在一块走有时候怕遇到什么不祥的事情发生。不在一块走,种子都分开带。
解说:把两包种子看得比妻子和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李登海的这个举动,让很多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同起声:李登海:我们一年上百万的实验,找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很不容易
解说:在李登海看来,和玉米种子同样重要的还有一摞笔记本。
同期声:刘永强:他对这个笔记本就是他的生命,要是有一个记错了,或者丢失了,那么你种的这一年一切就白辛苦了
解说:本子上都是李登海育种的详细记录,只有他一个人能看懂。刚到海南的时候,李登海还住在简陋的草棚里,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草棚漏雨,所有的东西都被水淹了。
同期声:刘永强:包括吃的什么都泡在水里了,他唯一就是弄一个塑料袋把他这一摞笔记本顶在头上,坐了一宿,直到第二天不下雨了。坐在草棚里呆了一宿。
解说:李登海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这么多年来,他觉得自己最对不住的就是母亲,1985年的那个冬天,李登海又要离开母亲去海南了,临行前的那一幕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同期声:我的儿子才这么高,我这只手,我带着背包,我们离县城比较远,这手扶着我的母亲,我母亲小脚妇女,我扶着她,我母亲领着我儿子,好像这是85年、84年的时候,五点多钟天还黑,当时下着雪,等我上车的时候,我的母亲还没怎么地,还能控制住,但是我的儿子抱起他往下放的时候,离别这种难受,一个老的、一个小的,觉得对不起他们。
张永慧:光剩老人和孩子,走的时候老人和孩子出来送,孩子不大懂事还不太什么,老人也偷偷的掉泪,他母亲非常支持我们两个的工作,作为儿媳也非常支持我们两个的工作,她个人受点累什么一点怨言都没有。
解说:从1978年开始,李登海就没有回莱州过过一个春节,老母亲想儿子,为了能和母亲共度春节,2003年春节,李登海把老人接到了海南。母子终于在海南过了一个团圆年。尽管如此,李登海还是不离不弃的守在玉米地里,玉米成了他生命中最不能割舍的东西。2005年10月17日李登海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再次创造出世界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305.57公斤。远远超过了30年前美国那个两千五百斤的纪录。
主持人:李登海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创造玉米纪录,这是他一生都不愿放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为玉米而生的,所以他只想研究玉米,别的什么都很少去操心,可是在2000年的时候,一件他从来没想过的事情,却让他伤透了脑筋。
解说:这么多年来,李登海的公司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家人和以前一起长大的朋友都在他的公司里工作。通过他的带动,育种已经成为了莱州市的三大产业之一。他理所当然成为了这个产业的龙头。看到了李登海公司的发展势头,有人开始动员他上市,却被他一口拒绝了。在此后的五年间,别人推他上市的愿望有增无减。
同期声:王继明:作为家族性的企业,应该说也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了。所以说企业做大之后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而不是说原来起步的时候家族式的管理,甚至永远带着民营企业这个形象来发展现在这个企业。
解说:实际上,李登海知道上市对于他对于整个莱州市的意义。但是他还是顾虑重重。
同期声:李登海:上市以后压力更大,因为有那么多部门看着我们。再说国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何做好一个上市公司是不容易的。
解说:经过了长达五年的痛苦思考,2005年4月18日,登海种业终于上市了,深圳证券交易所里响起了李登海亲手敲响的钟声。
同期声33:李登海:觉得不容易,又觉得的自豪感。不容易,就是从比较低层次当中成长起来,带领这部分农村青年成为一个上市公司。
解说:股票开盘当天便一路走高,16.70元的发行价创出了中小板发行价格第一高, 李登海本人也以超过11亿元人民币的纸上财富,赶超了袁隆平,被称为科学家首富。李登海利用上市筹集的资金开始在全国为自己的玉米帝国开疆拓土。在新疆、宁夏、甘肃内蒙等地都设立了分公司、子公司和试验站。通过上市也让他的企业完成了向现代企业的过度。现在他的公司由专门的职业经理人帮他管理,身为董事长的李登海还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培育他的玉米上。
同期声:李登海:我老觉得目前在不断的创新,老充满希望,而且不断从研究过程当中又研究出新的东西,老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再创新,在这块土地上真是充满了希望,在希望的田野当中唱出科技创新的歌来是最有希望的。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时间没有老的,岁数可能变老,但是感觉是没老的,人的追求是不会老的。我觉得我没有那么老的感觉,真没有。我老是觉得,在人生的青年时期的起跑线上。
主持人:三十多年的时间,李登海只做了一件事,增加中国的玉米产量。这确实是需要靠一种执着的精神的,他靠个人的力量让中国拥有了可以和世界对话的核心种植技术。一粒玉米其实很轻很轻,但它又是沉甸甸的。好,财富故事会,今天就到这,我是王凯,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