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人工智能完整记录一头生猪一生的运动轨迹,没跑完200公里不许出栏;实时识别小猪进食情况、叫声,以便判断其健康程度……听起来“魔幻”的人工智能养猪,已经在我国部分养殖公司试用,这些都来源于人工智能在农业的广泛应用。
近日,阿里云在上海发布了“ET农业大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除了生猪养殖,这一系统目前还应用于苹果及甜瓜种植,具备了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未来还将很快在石榴、生菜种植中落地。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就为打造“互联网+人工智能+农业”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也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强大动力。比如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农业中的播种、耕作、采摘等场景,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农药和化肥消耗。
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们需要将粮食产量增加50%,但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人类将能够比较从容地应对这项重大挑战。不过,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于工业自动化程度,我国农业自动化、规模化程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基础数据也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民的素质总体而言还不太高,这些都制约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在未来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特别是解决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释放出巨大的产业能量,它们能够在解决吃饱的问题上,会让我们吃得更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