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与会同志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通州于家务基地,参观考察无土栽培技术,该中心研究员刘明池在介绍“水培韭菜”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李杰文/图
为推动京津冀蔬菜产业向安全、优质、高效、生态、稳定的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变,6月13-14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与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北京市召开“环京津蔬菜高品质与无土栽培绿色生产技术研讨会”。来自大兴、顺义、张家口、廊坊、保定等京冀两地省(市)、市、县蔬菜技术服务部门和蔬菜园区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在两地对接会上,两地蔬菜产业负责同志和专家,分别介绍了北京蔬菜市场需求及河北蔬菜发展现状,就“环京津蔬菜项目”“国内外无土栽培发展”“冷链与货架期营养品质调控”“蔬菜减肥绿色新技术”“病虫害减药技术”“蔬菜生产绿色新装备”等进行了专题讲解。与会同志围绕蔬菜育种、生产和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合作,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研讨,并参观考察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通州于家务基地,现场观摩封闭式无土生态栽培系统、无基质营养液育苗系统、水培韭菜、番茄等生产技术。
“北京每天需要2500多万公斤蔬菜,京津地区蔬菜自给率显著不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明池说,京津冀三地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河北设施蔬菜生产区域,尤其是冀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冷凉的气候特点成为京津蔬菜重要供应基地,“冀菜”占北京蔬菜市场的50%以上。可见,实施蔬菜产业全面对接意义重大。
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狄政敏研究员介绍“河北蔬菜发展现状”时说,河北是全国蔬菜产销大省,去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2024万亩,总产量8877.5万吨,60%销往省外,尤其是在京津市场占有率较高。
“这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次重要活动,为我们学习蔬菜绿色生产新技术,与京津市场进行产销对接,提供了一个好机会。”河北省农业厅特色产业处副处长于凤玲说,希望蔬菜基地负责同志珍惜本次学习机会,把北京的好经验、新技术学回去、带回去,快速推进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