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芳
江苏省邳州市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之乡”。近年来,邳州市确立“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发展理念,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转机”率逐年提升。2017年全市化肥使用量同比下降3.82%,大蒜生产基地有机肥施用增加率超过40%,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超过30%,农产品品质稳中有升,在江苏省率先实现了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引领了邳州白蒜化肥减量、绿色生产的新路子。
传统的种植模式和单一的施肥习惯,容易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断降低,土壤贫瘠化、酸化、盐渍化现象逐渐突出,而这些“负能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邳州大蒜的常年种植面积有60万亩,大蒜品牌价值达141.5亿元。但由于连年重茬栽培,地域的不合理施肥“习俗”几十年不改,大蒜产量及品质提升面临困境,甚至有可能因品质的下降导致富民产业“地基”的不稳。为此,邳州市以大蒜产业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推广大蒜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转机”实践,破解发展要素制约,促进大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后,邳州市开始建设核心示范区,明确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面积6500亩。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定点开发生产大蒜专用多元有机配方肥,向项目核心区农户提供统配、统供、统施的“三统一”服务,对施用商品有机肥的农户给予补贴。以家庭农场、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示范户,以大户促小户,机械化施用有机肥减轻劳动强度,加速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覆盖面。将过去收获蒜头后随意丢弃的蒜秆进行粉碎还田,利用养殖大县的有机肥资源,引导养殖户积造农家肥,带动全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提高7个百分点。还在大蒜产业核心区建设了全省首家蒜田水肥一体化基地,开创了蒜田管道施肥的新路子。
此外,邳州市还在蒜区设置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效果监测点,率先在江苏省建立了智慧农业健康卫士PES监测站,通过物联网信息可视化等识别技术,获取蒜田空气湿度、土壤温湿度、pH值、盐分、电导率等农业生态环境的实时数据,做到蒜田健康环境和大蒜(蔬菜)生产过程的全天候监控。
自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以来,邳州市还根据不同蔬菜产区土壤的特质,因地适宜采用“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路径和模式,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蔬菜的产量及品质。项目建设涉及新型种植合作组织11个,带动示范区2000多农户参与。在核心示范区,配置了一系列大型有机肥施肥机械、玉米秸秆或蔬菜秸秆粉碎机械设备,并建立了智能化系统。
据邳州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化肥转为有机肥的“转机”,实行的是以“替”为主,“精”“改”“培”“保”“控”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精”是精确施肥,“改”是改良老蔬菜基地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因素,“培”是对新蔬菜基地进行培肥,“保”是保肥保水,“控”是控制重茬生理病害发生。
邳州市赵墩镇沙集村农户左新中说:“我率先在自家的蒜田进行了实验,经过对比发现,使用有机肥后,每亩蒜田可增产150多公斤,6亩大蒜增产了近1000公斤,蒜头也明显增大。”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示范区大蒜皮白、头大、均匀,超过90%的大蒜直径超过6厘米,比对照区高出10%;大蒜100%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大蒜素平均含量比常规施肥的高19.4%,赖氨酸、硒、锶、磷等元素的含量都超过常年施用化肥的大蒜。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该项目核心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的化肥用量同比降低30%以上,有机肥用量同比增长36%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基础量平均提高6%以上,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全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提高6.6%,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达3.5∶6.5。
目前,邳州市初步形成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良好态势,引领了种植业绿色发展的方向,实现了高效、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目标。邳州大蒜成为了徐州市首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邳州白蒜”“邳州银杏”“邳州苔干”“邳州板栗”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