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监管工作已正式开启
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结合《种子法》新要求,积极筹备开展品种登记工作,于2017年年初成立了品种登记管理科,《办法》实施后,第一时间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工作机制,理顺工作流程,申请工作保障经费,开展登记监管试验和生产适应性试验。
品种登记制度体现了政府“放管服”的工作精神,前期的登记工作没有过多的准入门槛,仅对登记材料做网上书面审查,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落在了后期的监管上,为切实保护登记品种,维护北京种业安全,有效监管登记品种,开设登记品种监管试验,参试品种同时种植品种登记时提交的种子样品(编号A)和从市场上采购的该品种商品种子(编号B),比对其申请文件、种子样品和商品种子的真实性,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6月28日上午在北京市昌平区种子管理站基地开展了2018年辣椒、番茄登记品种鉴评会。张连平副站长主持会议,辣椒组邀请了沈火林、耿三省、曹华、王立浩、徐茂五位专家,对18个已登记的辣椒品种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填写了品种鉴评表;番茄组邀请了李常保、王孝宣、眭晓蕾、徐全明、雷喜红五位专家,对16个已登记的番茄品种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填写了品种鉴评表。
两组专家分别对辣椒和番茄参试品种做出了鉴评意见,建议申报材料、种子样品、商品种子存在不一致情况的品种,进行登记信息变更。通过这次鉴评会,我们发现大多数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原因都是申请单位对性状描述的不规范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品种登记管理科计划在近期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邀请申请单位,详细讲解品种信息填报要求,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监管工作已经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