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江苏省如东县的滩涂盐碱地采访时看到,昔日芦苇丛生的近百亩盐碱地,已变成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地。据扬州大学农学院周桂生教授介绍,该校历时10多年的攻关,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从盐碱地作物耐盐遗传生理研究着手,成功筛选培育出可适合不同盐分含量盐碱地生长的饲用高粱新品种。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得天独厚,总面积约68万公顷,是江苏省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要充分利用中度盐碱地,所选作物的耐盐能力必须达到土壤含盐量0.3%~0.6%左右。一些大田作物虽然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但在这样盐分含量较高的土壤上仍面临出苗立苗难、产量不高等现实难题。
10多年来,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周桂生团队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魁北克研发中心等合作,对国内外300余份种质资源开展了筛选与利用研究。同时,在多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多年耐盐作物筛选与高产栽培试验,以及耐盐饲草作物新品系选育和高产优质栽培研究,重点筛选和培育出适应江苏沿海滩涂土壤的高生物量、高蛋白含量和低氢氰酸含量的耐盐高粱品系。(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