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未来一个年度国内大豆进口将有1000万吨的下降预期。对中国来说,1000万吨的缺口将对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不少分析机构认为,大豆进口量下降的缺口将由杂粕的增长来补充。然而,我们认为,玉米无疑才是最好的“补充”。
之所以如此认定,是因为国内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主要还是来自饲料养殖加工业对于其加工的副产品豆粕的依赖。豆粕在蛋白原料中的地位不亚于玉米在能量原料中的地位。豆粕蛋白含量高、毒素低,在蛋白原料中的主力地位基本无法撼动。
而由于中美贸易冲突的影响,25%的成本增长使得国内进口大豆的预期被迫大幅下调,如此庞大的缺口如何来填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内大豆的种植面积在相关补贴政策的刺激之下将会增加1000万亩左右,这将会带来130万吨左右的增产。与1000万吨的缺口相比,仍有870万吨的缺口。折算成豆粕,大概600万吨。那么这600万吨豆粕的供应缺口谁能来填补?玉米将成为最合适的“候选人”。
植物蛋白原料当中,除了豆粕,DDGS已然成为植物蛋白的第二选择。而在豆粕供应出现如此大的缺口预期之下,DDGS成为主要的补充也是合情合理。虽说其蛋白含量稍显不足以及毒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使其难以百分百地替代豆粕,但在国内氨基酸等相应添加剂产量非常充足的大前提下,这些缺点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来弥补,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600万吨的豆粕缺口用等量的DDGS来计算的话,需要1800万~2000万吨的玉米进行酒精加工之后方能产出。毫无疑问,如果这样的消费需求“兑现”,国内玉米价格将迎来新的一波上涨。
当然这只是纯理论上的计算,毕竟大豆进口缺口的数据只是预估,即便这个数据没有太大的误差,国内对于豆粕需求的缺口也不会完全由玉米承担,毕竟还有杂粕等一众替代产品。总而言之,中美贸易战所可能形成的大豆进口缺口并不会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产品大国产生实质的影响。国内玉米常年供应过剩、临储库存庞大,DDGS对豆粕的替代无疑会改善玉米市场的供需结构,也将对临储玉米去库存带来更为良性的影响。
在国内玉米产量受多方因素(种植面积条件、政策以及天气)影响、产量进一步下调的前提下,国内玉米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需求增长点,其对于市场的现货价格来说,无疑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支撑因素,一旦市场按照预期发展下去,玉米市场的整体需求量将会迎来更为明显的增长状态,届时价格也将获得更大的上升空间。但这个过程将会是一个相对平缓、逐步变化的过程,其对于价格的推动也将会是相对稳步的状态。因此,切勿因为这样一个相对长远的利多因素而盲目地建立库存,毕竟在价格变化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更多的突发事件,贸易企业可以逐步建立库存,而终端需求企业适当增加库存周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