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隆平高科:对标全球种业巨头,估值优势已经出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2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浏览次数:448
 


      
隆平高科(000998

      并购整合全国第一

      政府大力支持种业兼并整合以来,市场集中度略有上升,但与全球种业相比仍很低。2015年中国种业前1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8%,前5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占35%,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3%5%。而2015年全球前七大种业集团合计市场份额占比71%。中信集团入驻以来,公司的外延并购逐渐加强,2017年的并购事件数量呈现井喷,达到9起,历史合计为26起,居全国第一。外延并购不仅侧重于玉米种子业务的布局,也在实行着公司“3+X”的经营品类战略。201711月,公司收购三瑞农科、河北巡天,开始进军食葵、小米种子业务。

      研发投入业内领先

      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1.9亿元,同比增长38.7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14%2011-2016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7.61亿元。2017年,公司将水稻、玉米两大业务单元的科研管理上移至集团总部,成立三亚海外种业研发有限公司,统一管理海外研发。目前,公司已在海外建立起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3个育种站,并在印尼、越南、孟加拉、缅甸等建立了测试站。

      杂交水稻龙头地位

      杂交水稻未来的推广面积大概率会维持在50%左右,市场已进入了高产与优质的博弈。公司是国内杂交水稻制种龙头,市占率达到30%,到2020年有望达到50%。得益于独家母本“隆科638S",隆、晶两优系列已进入快速放量阶段,有望成为这一轮水稻更新换代中的代表性品种。后续的梦两优系列也已陆续通过审定,其作为隆、晶两系的补充,将会丰富产品线,覆盖新的区域。另外,公司是在东南亚地区开启本土化育种布局的国内第一人,东南亚地区杂交水稻市场空间巨大,未来有望为公司贡献更多业绩。

      玉米种子弯道超车

      目前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分散,种植效益不断恶化,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培育出一批密植宜机收的新杂交组合,但在品种本身及选育效率方面,仍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公司从三个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种质资源储备。201710月,公司通过收购陶氏巴西公司,获得了17000份种质资源;20183月,公司拟收购联创种业90%股权,即将吸收其适合全程机械化的引领性优良育种资源为3000多份;

      2、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搭建。公司按照“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规模化”要求,建立首席育种家领导下的“工厂化、分段式”育种流程,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覆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涵盖生物技术、传统育种、品种测试等三大平台;

      3、生物技术的应用。公司与大北农、浙江农大合作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已有几个品种通过生产试验,2019年能通过审定。国家政策放开后,立即能投入市场,实行生产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82亿元、48.76亿元和59.37亿元,同比增长27.97%19.45%21.76%;净利润分别为9.34亿元、11.88亿元和14.98亿元,同比增长20.96%27.21%26.11%20182020EPS分别为0.74元、0.95元和1.19元。对应的PE分别为24.1倍、18.9倍和15倍。给予公司201925PE,目标价格2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推广面积不及预期;外延并购无法按时完成及自然灾害等。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