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暂时遗忘袁隆平?
网文回顾
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
1、水稻的研发是非常特殊的。 我们写过格列卫,医药基本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 但是水稻的研发完全不是“实验室到临床”, 几乎就是完全以“农田”为基础。
不是说在实验室里随便就能搞出来的, 这点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你要有成就,必须下田。
这也是很多几十岁的老专家依然下田的重要原因(当然,责任心也是很重要的)
2、可能会毁你们三观的。 没有一个水稻品种能够全国通杀。 真的,这个和医药什么的完全不一样。 水稻技术发展至今,天气和土地的因素依然非常重要。
水稻的品种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这个稻你家种可以大丰收,我家种就死翘翘, 所以我们的标题不是乱写的。
今天这篇文章很戏剧化, 其实我们上周就要写了, 在动笔之前我们办公室4个人都在查资料。 我们的本意是写袁隆平老爷子
因为在我们大家的心里, 他就是当代神农啊。
我们有饭吃都是靠他, 他养活了大半个中国啊。 很多网友和我的想法一样的
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打算写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 但是我们4个人查了整整一天数据后碰头开会。 大家都面面相觑, 发现事情和我们预想的大相径庭?
为了求证,我们4个人都谈了各自的意见, 发现我们的结论相同。 所以在考虑良久之后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文章的目的很明确,喝水不忘掘井人,吃米更不能忘记种米人。
让大家知道是谁真正给了我们米饭吃, 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农。
很 多人可能想问,难道不是袁老爷子?
还真不是……我们写文章要有数据。 看一下这个网站,估计没多少人知道 国家的水稻数据中心。
目前整个中国栽培水稻, 就是我们吃进嘴里的大米基本上都是来自这些品种, 可能图太小,我们局部取前几位放大点看看。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 我们目前吃的大米没有几个是袁老爷子的产品。
这是真的……
这点恐怕大家都没想到吧……
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以为现在吃的大米品种起码一半是袁老爷子的。
事实上并不是……袁老爷子有数据可查的品种只有这几个
这大都没有大规模种植, 我们甚至还查了老爷子的公司的一些育种, 同样遗憾,大没都大面积种植。
我们可以这么说,基本上我们没多少人吃过老爷子的米。
是不是和我们大家想的不大一样?
这不该是这样呀!
和我们预期的相差甚远!
然后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查询, 因为我们抱着一丝希望。 哪怕这些品种不是袁老爷子的, 是运用了袁老爷子的技术呢?
但是结果又让我们很失望…… 不过也让我们更加惊醒的看到: 原来我们现在吃进嘴里的大米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 几乎下面每个提到的人都能单独写一个故事。
但是限于篇幅,我们只能概述一下, 大家觉得袁隆平老爷子有什么外号? 中国水稻之父?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连词典都这么说。
我们特别去问了几位农业学的粉丝, 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原来杂交水稻根本不是袁隆平的发明啊。
中国真正的水稻之父,堪称奠定了水稻这一门学科的另有其人。
我们10个人里面10个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真心是不应该,他叫 丁颖 。
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稻学分类, 是 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位水稻专家。
丁老爷子1888年出生,1964年去世, 毕生都在研究水稻和水稻杂交,
也是目前学术界唯一没有争议的“中国水稻之父”或者“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因为他真正意义上开创了中国的很多个第一。
1926年第一次在广州发现了野生稻, 随后一生都在从事水稻的杂交育种研究。
1930年就育成了让当时很多中国人都能吃饱饭的“千粒穗”
这个有多牛?
要知道,世界上公认的水稻之父是一个美国人 名字叫做Henry M. Beachell(1906-2006)
是他 第一次在1963年完成了第一个杂交水稻的育种 , 台湾+菲律宾,就是后来著名的IR8 。
当时拯救了东南亚的很多发展中国家, 被称为奇迹稻之父(这个不是杂交水稻哦,是常规稻,只不过用了杂交育种技术)
丁老爷子其实比他更早。 后续的很多成果其实都是建立在他的理论上, 可惜我们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甚至同年代的美国的育种专家琼斯的名气都比丁老爷子响。
琼斯和丁颖是同时代人, 他1926年也开创了世界水稻杂交的理论先河。
我们的丁颖也在这个时候发现了野生稻。 可惜啊可惜,现在整个中国估计都没人知道这位真正的“稻神”。
说到可惜的“稻神”还有一位大家也不知道, 他的名字叫 管相桓 (1909年-1966年)。
丁颖的名字一万人里面可能还有一个人知道, 管老爷子的名字10万人里面都不会有人知道。
他牛在哪里?他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稻谷的种子库、基因库, 很多品质极其优良的种子都是他保存下来的, 也是 中国的水稻遗传学之父 。
袁隆平是他的学生,很多知识都是建立在他的理论上。 我们有多少人知道?
还有一位更是了不得,叫 赵连芳 (1894年4月2日-1968年5月7日), 也是堪称大神级人物。
不说其他的,上面提到的那个神级的稻种IR8中混入的一个, 就是他培育出来的“低脚矮”品种。
有人可能会问,其他不管, 不是说袁老爷子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吗?
我们遗憾的告诉大家,并不是。 真正意义上中国第一位提高产量的是这位老先生, 他叫 黄耀祥 (1916.08.17一2004.2.22)。
可能我们都不知道, 过去的水稻都是高高大大的高杆 水稻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倒伏,正常的也会倒。 抽穗过重扛不住,或者风雨天一刮 一旦倒伏,就完蛋了。 以前我们收成低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水稻倒伏率很高。
黄老爷子破天荒的把中国的水稻矮化. 大大降低了水稻的倒伏率, 直接提高了产量, 所以他被称为中国“ 半矮杆水稻之父 ”。
50年代育成世界上第一个籼稻矮杆良种 “广场矮” , 比IR8还要早8年 。
水稻研究和其他不一样, 医药研究可能一个理论成果就能载入史册。
但是水稻不一样,实际的成果更重要。
无论从理论还是成果,我们办公室所有人均认为 黄老爷子的贡献已经超过了袁隆平老爷子。
因为他开创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世界级半矮杆专家美国的诺曼博格洛和黄老爷子几乎同年完成这项技术。
黄老爷子当年这项技术就直接把广东稻谷单产从25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公斤~400公斤。
如果说其他几位,比如丁颖等太早的话, 那么把黄耀祥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绝对应该的。
事实上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名字?
可能我们在很多宣传资料中, 看到是袁隆平老爷子提高了中国粮食产量
我们明确的告诉大家, 这种提法是非常错误的, 也是极度不科学的。
中国在70~80年代粮食产量突飞猛进靠的是什么?
不是袁隆平的研究成果, 而是我们的田地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化肥的运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农药的运用减轻了病虫害的侵扰, 农田水库的修建减缓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现状, 最后才是杂交育种的应用。
现在的舆论似乎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到袁老爷子一个人头上, 这会让中国很多的土地专家、化肥专家、农药专家、水利专家都委屈。
科学不能这么算的, 中国粮食产量提升绝对是一个综合的因素 。
每个项目我几乎都能单独写一篇文章。 化肥之父范旭东,农药之父沈寅初,包括我们写过的百草枯之父李德军, 农田水利专家刘竹溪等。
是那么多的专家和劳动者一起努力才有了整个中国粮食的丰收, 所以类似下面很多帖子其实是误解了。
这种提法和宣传显然与事实不符, 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其实都受到了误解。
那么袁老爷子的成就在哪里?, 主要是一篇论文1966年《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篇论文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为我国三系水稻杂交指明了方向, 指明方向的意思是这个东西可以搞, 而不是教程,教大家怎么搞。
事实上类似的研究很久以前中国就开始了, 无论如何,这是袁老爷子应该有的功劳,不能抹杀, 袁老爷子本身踏实低调勤劳也是事实。
但是我们经过查询,很遗憾,这仅仅只是一篇开端论文, 并没有实际可操作的东西出现, 我们都知道,农业水稻研究是看成果的。
一项理论很难成为通用的一个东西, 那么是袁老爷子发明了三系杂交法吗?
很遗憾,也不是。
1958年,日本东北大学得到了水稻雄性不育系;
1964年日本琉球大学实现了粳型稻的三系配套;
1968年,日本的新城长有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 “三系”配套;
可能有人会认为,袁老爷子的理论毕竟还是有用的呀。
这点没问题,我们认为袁老爷子在中国的农业史上绝对可以留下一笔。
但是,这一笔目前显然过重了。 他当年的成就后来甚至不是靠他自己完成的, 他的三系杂交只是一个理论,必须要找到实际的野生稻株才行。
那么袁隆平找到吗?没有。 是这位老爷子找到的,他叫 李必湖。
他1970年在海南找到了雄花败育的第一株普通野生稻。 这株被称为“野败”,没有他的发现, 袁老爷子的研究成果只能是一纸空文。
但是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所以后世有很多人把李必湖称为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一个是提理论,一个是搞实际, 哪个更加重要?
ok,可能有人会说不管谁找到的。 总是袁老爷子最后搞出来的对吧?
你们又错了,即使找到了“野败”,第一个把三系搞出来的也不是袁老爷子, 而是中国另外一位专家, 颜龙安 。
可能大家难以理解, 这个事情难道不是一个研究所开始的嘛?
大家又错了,研究杂交水稻不是研究药片, 这个几乎是全国动员的,动员了几千位科研人员一起搞, 正式名字叫做“大协作”, 中国杂交水稻其实是大协作的成果。
比如和“野败”同样牛的还有朱英国院士的“红莲”和“马协”。 意义在哪里?如果全国只有“野败”,那么万一出问题, 我们全部死翘翘,他的发现让整个中国的粮食安全得到了保证, 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认为他的成就至少不会低于袁隆平。
而我们有多少人知道呢?
这位伟大的一直奋斗在农田直到人生最后一刻的朱院士
说白了,袁老爷子理论的最大影响力是确定了这个事情可以干。
但是具体干成了,却不是袁老爷子,而是这位颜龙安。
1972年冬,颜龙安育成“二九矮1号”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并开始向全国提供不育系种子。
而袁隆平则比颜龙安晚了将近一年,在1973年秋天才育成“二九南1号”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
所以我们 很多人也把颜龙安称为中国真正的三系杂交水稻之父。
可能又有人会说, 不管了,袁老爷子提了,后面也搞出来了,应该也算是他的。
很可惜,大家又错了。
当初袁老爷子搞出来的三系杂交水稻产量是上去了, 但是抗病能力很弱,很难实际大面积推广。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大神出现了。
这个大神做的东西就是现在我们吃进嘴里的大米, 这位大神叫 谢华安 。
还记得一开始贴的数据吗?
目前实际种植可以吃到我们嘴里的, 排名前几位的就是谢华安的成就, 而袁老爷子的成就几乎没有应用的。
这点可能很多人都要跌破眼镜了吧。 如果按照目前市场的分类。 是不是谢华安才能称为“神农”?
因我们大部分人吃的都是他研发的大米啊。 可能有人不服气,袁老爷子不是还有超级稻吗?
对此,网易新闻曾经做过一个专题, 具体内容我们不贴了,不合适,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大家可能经常会被袁老爷子那些亩产900斤,1000斤的新闻刷屏吧。 每条都很振奋人心, 但是查询下来, 这些东西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网易新闻的这个专题的解释基本靠谱。 我 只说一点,我国目前早就过了温饱的阶段, 全国人民吃饱是没问题的。 可能很多人为袁隆平辩解说, 怕超级稻再难吃,总比没得吃好饿死吧?
事实上目前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已经远远摆脱“饿死”的程度了。
真的,我没有瞎说, 事实上全国的超级稻目前登记的有131个
很多还不是杂交稻,都是常规稻。 袁老爷子的超级稻只有4个.
也就是说,超级稻不管是否适用, 我们全国的科研人员都在搞, 并不是袁老爷子一个人的成就。
但是我们现在提到超级稻,能想到的只有袁隆平, 这显然是对其他科研工作者极大的不尊重。
甚至可以说是亵渎和侮辱。
而上面提的是更为先进的两系, 某些方面比袁老爷子的三系更为先进, 那么两系总该是袁老爷子的成就吧?
很可惜,也不是,两系的成就要提到另外一个专家, 石明松(1938-1989,意外触电身亡)。
前面大家也应该看到了, 中国杂交水稻成就公认有三个。
一个就是开始提到的黄耀祥的矮化,这是他自己搞出来的。
一个就是袁隆平的三系,这不是他一个人搞出来的。
第三个就是更为先进的二系,这是石明松自己搞出来的。
而且我们查到,袁老爷子认为自己的超级稻比日本的越光米还要好。 真的,不是我们瞎说,这是老爷子自己说的。
对这点,我们非常的不认同。
我们甚至不想去反驳老爷子的观点, 杂交稻的口感只要就我们目前吃的真的是比较一般, 和日本的越光米比起来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不知道老爷子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常吃到的, 比如著名的五常大米,“稻花香”等。 大家知道是什么品种吗?
不是人工的杂交稻,是自然杂交的常规稻!
和二系的发明人石明松相比, 另外一位发明人就更委屈了。
大家近期都看到过袁老爷子的“海水稻”, 是不是超级牛? 所有人都兴奋死了吧.
甚至在迪拜沙漠都成功了。 (迪拜这个事情我们不便细说)
很多网友都激动死了、 纷纷表示赞叹:
我们是不是都认为袁老爷子首次成功在海里种植了水稻? 抱歉,这个事情大家又错了, 而且错的离谱。
中国第一个搞“海水稻”的不是袁隆平, 而是一个叫陈日胜的老人,1986年就发现了。
而且即使陈日胜也不敢把这个叫做“海水稻”, 只能称为耐盐碱水稻,因为根本不可能直接种海里的。
是的,你没看错,袁隆平的海水稻目前根本不具备在海里生长的条件。
说起来大家可能要吐血, 这个海水稻是海水用淡水冲淡种植的。
真的,别笑,真的是这样。
盐度冲淡到0.6%,而真实的海水盐度呢? 3-3.5%。
而另外一个一直想说的问题就是 产量。
不管是海水稻还是以前的那些杂交稻, 老爷子的量总是很惊人的, 但是这些真的没有意义。
为何?这些都是试验田的量产, 拿海水稻为例,甚至只是小范围的产量的换算, 袁老爷子的很多产量数据有点类似安卓旗舰机皇的每一次“刷分”, 都是在极端完美条件下不计成本的产量。
事实上到农民手上真的能有一半左右就了不起了, 这也是袁老爷子很多的品种没有吃到我们嘴里的根本原因。
其实我们全文是想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水稻发展史, 我们吃了那么多年的大米,总得感恩一下这些幕后的人吧。
收集完我们发现,袁隆平的影子几乎出现在水稻发展的任何角落, 他的光辉把其他所有科学家都掩盖掉了, 所以全文看起来一直在摆脱袁老爷子的影响, 我们可没有去黑袁老爷子啊。
我们不知道中国的水稻宣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好像袁老爷子养活了整个中国, 水稻就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这个真的是不对的, 已经有数据表明, 口感更好的常规稻的种植面积已经渐渐赶上了杂交稻。
而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在连年减少, 其中市场欢迎度也有重要影响。 “米好不好吃”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否则也不会有人千山万水从日本买米回来了。
中国人能吃饭靠的一代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是广大没有名气的基层工作者日复一日的跋山涉水寻找新的育种, 是广大没有名气的基层科研人员年复一年在田间不屑工作, 不仅仅是农业,其他相关行业也是居功至伟, 这也是我们标题这样写的原因。
打个比方,推动中国粮食这部大车如果有1000个人, 那么袁隆平只是其中一个,并不是现在媒体报道的仿佛擎天柱一般。
袁老爷子的贡献不容忽视, 但是放在整个中国农业的大海里也只是沧海一粟。
所以,今天大家 请暂时遗忘袁隆平几分钟, 把目光投向更多不知名的水稻科研人员和那么多基层工作人员, 我们应该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中国如果真的有给我们饭吃的“神农”, 那么他们才是!
科技日报:我们应该遗忘袁隆平吗?
科技日报记者俞慧友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
文章努力想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副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
那么,事实是否如其所言,袁隆平凭什么成了“杂交水稻之父”?我们应该遗忘袁隆平吗?
“杂交”的水稻
不都是“杂交稻”
“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并非我国首创,但最早在生产上实现这一技术的是中国。而这一技术能在中国变成‘生产力’和粮食,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安徽农科院研究员朱启升如此向科技日报记者评价。
按水稻品种育成是否直接利用了“杂种优势”,水稻可分为“常规稻”和“杂交稻”。
“‘杂交’只是一种交配方式和手段,既可用于常规稻育种,也能用于杂交稻育种。判断一个品种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不是看是否利用了‘杂交’,而要看是否直接利用‘杂种优势’。”袁隆平团队核心育种专家邓启云说。
简言之,“杂交”出来的,不都是“杂交稻”。比如,我国杰出稻作学家丁颖、黄耀祥两位老先生,在水稻育种中,通过品种“杂交”选育出了优良常规稻。美国人Henry Beachell通过“杂交”,培育了常规稻“IR8”。这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完全是两码事。
邓启云介绍,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科学家。在选育常规稻的过程中,袁隆平发现了一个“鹤立鸡群”的优良植株,他以为是自然突变,将其收集来做新常规稻品种育种。种出来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该植株后代群体产生了严重分离。不过,由此,袁隆平根据孟德尔遗传学里的遗传规律,推测该植株的“植株高大、产量超群”表现,是“杂种优势”。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
最伟大的贡献是“思想”
“三系杂交育种最伟大的贡献,是解决了‘思想问题’。他用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大家,杂交水稻研究是否值得做。”扬州大学教授潘学彪说。
“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是当时业界权威的传统认知,几乎无人质疑。袁隆平发现水稻具杂种优势的现象后,执着的研究和寻求证据。最终,他在一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文章里,为世界杂交水稻发展定了“调”:杂交水稻研究值得做。
“袁隆平院士开启了我国水稻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科学通报》编审彭斌评价。这篇跨越水稻育种“禁区”的成果和论文,奠定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与产业迅猛发展的基础。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普遍现象,但要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则绝非易事。袁隆平团队经过8年“折腾”,才将其一一攻克。
潘学彪介绍,袁隆平得出“自花授粉作物有杂种优势”的方向性判断后,才有人跟进尝试做杂交育种和亲本选育试验。初期结论显示,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杂交种产量不如亲本产量高,但杂种适应性強,在中低产田明显增产,且抗病性也更强。“这就是杂种优势。”他说。
此后,通过技术改进,我国实现了杂交稻稻谷产量大幅提高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让业界对袁隆平佩服的,还有他的敏锐洞察力、超强组织力和坚定执行力。“1971年找到雄性不育系,74年找到三系配套模式,此后成立‘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76年我国就实现了三系配套大规模制种。不到六年时间,在国际上都尤为惊人。”潘学彪说。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解释,受历史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当时与国际科技界基本为“零交流”。袁隆平院士的原创性发现,在于开创了杂交水稻学科和杂交水稻产业。
“袁先生是杂交稻研究领域的‘旗手’和战略家。在他思想指引下,科研工作者才知道怎么去寻找和创造不育、保持、恢复系等材料,进而培育杂交稻组合。”朱启升说。
杂交稻迅速推广
有“群众基础”
“大家现在说杂交稻难吃,可当时杂交稻的品质是非常受农民欢迎。”潘学彪说。他回忆,当时煮出来的常规稻米,必须趁热才能盛饭。米饭凉了,即便锅铲断了,也不太能将米饭盛出。“可见当时常规稻米有多硬。”
与之相比,袁隆平率团队研发的杂交籼稻品种,不仅种植适应性宽、抗性好,口味也比当时常规稻米品种好,并且高产。据《中国农业科学》等论文数据,上世纪70~80年代在同等肥力水平条件下种植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杂交稻比普通常规稻产量增产幅度在20%以上。这成为了三系杂交稻在短时期得到大面积推广的“群众基础”。
“在超级杂交稻研发起步阶段,我们尤为关注如何提高产量,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在袁先生带领下,我们着力研发既高产又优质的超级稻,并已得到实现。超级稻不好吃,只是几十年前的‘印记’。”邓启起云说。
两系法杂交育种
袁隆平依然是“操盘手”
“杂交水稻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的转型升级,都与袁隆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李平说。
我国两系杂交稻育种,离不开光温敏和温敏不育材料的发现。我国发现的首个光温敏不育材料,是湖北石明松教授的农垦58S。袁隆平团队成员罗孝和,通过杂交转育农垦58S,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两系籼型不育系培矮64S。因此业界认为,石明松为两系杂交稻育种做出了原创性贡献,袁隆平团队则将这一原创性材料转变为了生产上实用品种。
袁隆平还有一项杰出贡献,就是他“保住了”两系杂交育种,这种现下的主流育种技术。在袁隆平领衔全国两系法育种不到两年,就遇到了一个特大“坎儿”:1989年夏季前,业界普遍认为两系不育系育种只受光敏影响。不过,1989年夏季的一场异常低温,导致了两系不育系材料不稳定,造成了全国两系育种大面积失败。
一时间,科研届普遍“唱衰”两系育种。这一研究,甚至一度被国家和科研人员放弃。袁隆平顶住高压,积极带领大家寻找大面积制种失败的原因。通过重新研究两系不育系的光温敏特性,建立了确保制种安全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程序”,使两系法“起死回生”,最终从研究走向了生产应用。
不是袁隆平培育的品种
不一定没有“袁氏基因”
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都为三系杂交稻。这三大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野败”。
“野败”(野生稻雄性败育株)为何物?它是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南发现并原创性利用其与栽培稻杂交、回交获得的第一个三系不育系。至今,“野败”仍被国内外杂交水稻公司广泛应用于三系育种。
日本科学家更早研究雄性不育系问题,并通过籼稻和粳稻杂交创造了“包台型”不育系。不过,这些不育系因存在花粉败育不彻底、“保持系”保持能力不完全等问题,而没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为解决这一重大问题,袁隆平思考并提出了“利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创制出不育系”的思路。1970年,袁隆平的学生和助手李必湖,在海南三亚发现了野败原始不育株。利用它,袁隆平实现了他的思路,进一步育成了败育彻底的实用型“野败型细胞质”不育系。
1972年,袁隆平向全国攻关组所有成员单位发放了“野败”材料,共同选育“三系”强优势组合。利用“野败”,袁隆平育成了我国首个野败型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从我国“三系”杂交稻所利用的不育系来源来看,“野败”来源的不育系占绝对主导地位。
袁隆平团队研发的品种,在市面上也不“罕见”。团队研发的Y58S系列杂交水稻品种,连续三年每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成为当时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系。Y两优系列品种,截至目前累计推广达2.5亿亩以上。
“不过,市民在超市买到的,一般为复配米,即不是由某个单一水稻品种加工成的大米。因此,会产生没吃过超级稻,特别是袁隆平团队超级稻品种的误会。”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说。
值得一提的还有,袁隆平在1999年联合发起设立的隆平高科,现也已成为了具世界竞争力的国际化种业公司。去年,已成功进入全球种业十强。
来源:科技日报
网文“暂时遗忘袁隆平”引发热议 《科技日报》撰文回应多个具体技术问题
袁隆平在筛选秧苗(资料图)
近日,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很多人的讨论。这篇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以下简称《遗忘》)的文章,呼吁民众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于文章引用了大量国内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等资料,也被一些人认为文章意指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分夸大,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
随着这个话题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科技日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我们应该遗忘袁隆平吗?》一文,详细介绍了杂交技术与杂交水稻的区别以及袁隆平在学术界的贡献,并解答了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市场的货架上看不到袁隆平的超级稻。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称号是否名不副实?
在《遗忘》一文中,作者对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提出了质疑。
“我们特别去问了几位农业学的粉丝,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原来‘杂交水稻’根本不是袁隆平的发明啊。中国真正的水稻之父,堪称奠定了水稻这一门学科的另有其人。”在《遗忘》中,作者以此为引,介绍了许多在水稻育种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却不为大众所了解的科研工作者,如国内最早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农学家丁颖、1963年就完成了第一个“杂交水稻”育种的美国科学家Henry M. Beachell。
针对这种说法,多位农业和育种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进行了解释。
几位专家解释说,《遗忘》中提及的丁毅和Henry M. Beachell培育的“杂交水稻”,通俗来讲并不是“杂交稻”,只是使用了“杂交”的手段选育的常规稻,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判断一个品种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不是看是否利用了‘杂交’,而要看是否直接利用‘杂种优势’。”袁隆平团队核心育种专家邓启云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袁隆平在一次选育常规稻的过程中,第一个发现了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自此,中国才开始大规模研究杂交水稻。
“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并非我国首创,但最早在生产上实现这一技术的是中国。而这一技术能在中国变成‘生产力’和粮食,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安徽农科院研究员朱启升说。
大面积种植的水稻
和袁隆平没有关系?
为了写好文章,《遗忘》的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内实际用于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鲜有袁隆平团队的产品。
文章提到,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是“汕优63”,也被称之为“杂交水稻之母”,但这一品种却并不是出自袁隆平,而是由著名农学家谢华安所培育。
“不是袁隆平培育的品种,却未必没有‘袁氏基因’。”针对这个问题,《科技日报》的文章给出了这样的解答: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目前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都是三系杂交稻。而这三个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袁隆平团队最早发现的“野败”。
资料显示,1970年,时任袁隆平助手的李必湖在海南岛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后被命名为“野败”。“野败”的出现,为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至今仍被国内外杂交水稻公司广泛应用于三系育种。1972年,袁隆平向全国攻关组所有成员单位发放了“野败”材料,共同选育“三系”强优势组合,从我国“三系”杂交稻所利用的不育系来源来看,“野败”来源的不育系占绝对主导地位。
袁隆平超级稻产品
市场货架为何没有?
不少读者心中也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袁隆平的超级稻名声在外,却很少出现在市场的货架上。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介绍,市民在超市买到的大米,一般都是“复配米”,即不是由某个单一水稻加工成的大米,“因此,会产生没吃过超级稻,特别是袁隆平团队超级稻品种的误会”。
从销售方面来说,超级稻也并非没有市场竞争力。据《科技日报》报道,袁隆平团队研发的Y58S系列杂交水稻品种,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Y两优系列品种,截至目前累计推广达2.5亿亩以上。“袁隆平在1999年联合发起设立的隆平高科,现也已成为了具世界竞争力的国际化种业公司。去年,已成功进入全球种业十强”。
记者手记
“遗忘袁隆平”之争 本人或许毫不在意
两篇文章先后出炉,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相互“应和”,引发了人们对“是否需要暂时遗忘袁隆平”的讨论。
有人认为,农业的进步、产量的提高,与化肥、育种、种植方式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每个领域都有无数科研工作者辛苦奋斗,将功劳全部归于一人,确实不太公平。但也有人觉得,袁隆平作为领头人,对杂交水稻的研发、推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他称赞并不意味着抹杀其他人的功绩,甚至有利于杂交水稻的发展。
《遗忘》一文的作者也坦承:“袁老爷子的贡献不容忽视,但是放在整个中国农业的大海里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今天大家请暂时遗忘袁隆平几分钟,把目光投向更多不知名的水稻科研人员和那么多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一名自称水稻育种的从业人员留言说:“其实吧,我们搞水稻的自己说这个事挺少的,觉得没必要争,反倒有时候觉得有袁老爷子在前面挡着,我们更好研究。我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不认可袁老爷子了,那大家还支持我们研究水稻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年来曾多次联系袁隆平团队,试图对袁隆平进行采访,但都被对方婉言谢绝。这次关于“遗忘”的讨论,虽然外界各种声音很多,但是袁隆平和过去一样选择了沉默,或许他本人并不太关心这种争论吧。(记者 孔令晗)
来源: 北京青年报
“遗忘袁隆平”背后的“爆款逻辑”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文章努力想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副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8月12日《科技日报》)
这篇号召大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如自媒体运营者所愿,很快就成了阅读量10万+的爆款文章。但是当公号运营者得意洋洋的宣布这一成绩的时候,或许也意味着当下自媒体的“爆款逻辑”又一次被坐实。而这种逻辑的背后,则充斥着种种令人不安的问题,比如哗众取宠;比如标题党;比如为了流量不顾其他等等。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遏制与规范,那么自媒体时代的自媒体生态,将进一步受到破坏,真相、良知、公信等等,都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当这篇自媒体文章成为爆款的同时,也受到了主流权威媒体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一致质疑与批评。首先来说袁隆平的成就问题。其一,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并非我国首创,但最早在生产上实现这一技术的是中国。而这一技术能在中国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亿万百姓饭碗里的粮食,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其二,袁隆平虽然每天像一位农民一样在田间劳作,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位种地的农民,而是一位科学家,而科学家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思想。袁隆平的三系杂交育种最伟大的贡献,是解决了“思想问题”。他用自己的研究结果告诉大家,杂交水稻研究是否值得做。正是从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了真正的杂交水稻的研究。这意味着,其他科学家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在袁隆平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其三,即便从“吃饭”的角度来看,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都为三系杂交稻。这三大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野败”。“野败”(野生稻雄性败育株)为何物?它是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南发现并原创性利用其与栽培稻杂交、回交获得的第一个三系不育系。所以说,全国农民种植的也许不是袁隆直接培育的品种,但是这不代表这些品种里没有“袁氏基因”。
我们当然可以记住其他科学家的名字,感念于他们的贡献,但是这并非是以“遗忘袁隆平”为代价的,何况袁隆平的存在,也没有妨碍这些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个人发展,公号把两者置于对立位置,反而有挑拨离间之嫌了。自媒体时代的网友,也应该多些理性,少些跟风,多些自己的思考与求证,不要人云亦云,让自己的情绪被别人左右,最终成为了别人追求10万+,然后变现的工具。
来源:东方网作者:苑广阔
认识给我们米饭吃的科学家,也不能忘了袁隆平
对袁隆平的尊敬,并不妨碍我们对其他科学家的尊重。
这两天,某公众号的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意料之外地火了起来。文章里声称袁隆平的光辉把其他科学家都掩盖掉了,其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
本就是无谓之比,却入戏太深,言之凿凿地好似在为其他科学家鸣不平,深究起来,不过又是套路。
每隔一段时间,此类制造对立,混淆是非的论调就会重现。从“姚贝娜之死,张万年之殇”到“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的努力不敌一场秀”,再到这次的“暂时遗忘袁隆平,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总有人喜欢将本不冲突的事情强行拉到一起制造话题,却还能屡试不爽地收割一拨智商粉。
三年前屠呦呦和黄晓明的PK,科研工作者和艺人被放到了舆论的擂台之上,圈子不同也硬拿来比较。这一次,把袁隆平和其他科学家两相对比,圈子倒是同一个,只不过袁隆平代替黄晓明被推向了对立面。
文章乍一看以为是在科普,通读下来却弥漫着一股毒鸡汤的味道,属于典型的一捧一踩逻辑。作者在下笔之前就戴上了有色眼镜。认为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副实,证据就是我们吃的大米没有几个是袁隆平的产品,但不容忽视的是袁隆平在1999年联合发起设立的隆平高科,目前已经是国家化种业公司,即使不是袁隆平培育的品种,不一定没有“袁氏基因”。
又说袁隆平没有发明杂交水稻的育种,但业内公认其理论思想指引了杂交水稻的发展,他的研究告诉了同行杂交水稻研究是否值得做,已然奠定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与产业迅猛发展的基础,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无可厚非。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不可能是一人之力,众人齐心才能推动一门学科的发展,而被推上台面的往往只是少数代表。袁隆平自己也常说“杂交水稻并非我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科研团体的成就”。
然而这类文章只是听其所听,见其所见,兀自布道,不见客观,无视理性。用所谓的大量资料,堆砌华而不实的观点,貌似有理有据,实则偷换概念,试图把大众带偏。
其实,对袁隆平的尊敬,并不妨碍我们对其他科学家的尊重。应当明确社会价值的高低并不能仅以公众关注度来衡量,无论是袁隆平还是其他给我们米饭吃的科学家,他们的贡献都不会因关注度的高低而被泯灭。
我们应该认识那些给我们米饭吃的科学家——丁颖、管相桓、赵连芳、黄耀祥等,他们为水稻事业做出的贡献青史可载,绝不会无人问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暂时遗忘袁隆平。
让我们暂时遗忘袁隆平来认识其他给我们米饭吃的人,这是什么思维?我们又不是金鱼,大脑只有几秒的记忆,自然容得下那些给我们米饭吃的科学家,也记得住袁隆平。
□范娜娜(大学生)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