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唐园结李庆国李飞芦晓春
若将新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历程视为一曲乐章,那么,其中有一串音符格外动听——
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首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绘制全球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黄早四”玉米品种作为20世纪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被永久封存在中华世纪坛、创建第一个“国字头”精准农业研究基地、“京字号”二系杂交小麦大面积播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悠悠一甲子,孜孜六秩歌。北京农科院一代代科研人员秉承“求实创新、团结奋进、争创一流、和谐发展”精神,勇毅担负起不同历史阶段所赋予的时代使命,全院科研能力和转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律动澎湃不息,步履铿锵勇往直前,为实现农业科技强国梦奉献了一张功能强劲的“北京芯片”。
时值仲秋,满怀着丰收的喜悦,记者走进了这座农业科技创新的殿堂……
从德胜门外到西山脚下,从肩负恢复首都农业发展使命的往昔到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今天,时空变幻,北京农科院用六十载如歌岁月诠释——担当魂
北京德胜门外,高楼鳞次栉比,车流彻夜不息。很难想象,当年曾有一批农业科研人员,在此躬耕生产,教民稼穑。
1958年9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建于此,开启了支撑首都农业发展和促进全国农科进步的奋斗征程。
一张老照片,将记者带回到半个世纪前的北京——几名科研人员正在一个养猪场防控猪瘟,所使用的疫苗就产自北京农科院建立的疫苗厂。受益于该厂,北京市的猪瘟和鸡瘟被控制住了,安全生产燃眉之急随之而解。
彼时的北京,亟须恢复农业发展和开创农业科研事业。北京农科院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这一历史任务。科研人员艰苦创业,1/3时间蹲点、1/3时间跑面、1/3时间种田,靠“三三制”兼顾了生产与科研,首都农业科研体系渐成系统,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恢复与发展。
斗转星移。改革开放之初的北京,市民吃菜难、吃果难、吃蛋奶难、吃瘦肉也难。北京农科院迎难而上,培育出杂交甘蓝新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培育成瘦肉型“杜长北”三元杂交猪,让北京市民买瘦肉不再难;解决了大白菜贮藏难题,选育了西红柿新品种,建立了无公害果蔬基地,培育出“京欣”系列西瓜品种,用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充盈了北京市民的菜篮子。
今天,“平谷大桃”既是一个响亮的地理标志,也是一个成熟的农业产业。追溯至市场经济勃兴之初,平谷大桃的声名鹊起还要得益于北京农科院致力于开展干鲜果品一条龙开发研究。
当时,服务于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浪潮,北京农科院育成了桃的早、中、晚熟系列配套品种及加工品种,并且以平谷区大华山镇为示范基地,带动全区发展成为“中国大桃之乡”,最终打造出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样板。
进入新世纪,随着北京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大都市,北京农科院又将科研重点调整到解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上来。
“京科968”玉米、“京秋3号”大白菜、“京欣”系列西瓜、“京麦7号”杂交小麦……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种播撒全国。
世界最大的标准DNA指纹库、我国最早开展精准农业研究的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全国率先建立的现代农民远程教育体系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一座座科研殿堂拔地而起。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绘制成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筛选出桃、油桃和蟠桃优系40余个。所有这些成果,提升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
“今天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担负着新的时代使命,要服务于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瞄准世界前沿引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创造下一个甲子的辉煌。”在党委书记高华心中,北京农科院将建设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影响力广泛的区域农业科研创新中心。
对任何一个科研单位而言,创新都是立足之本;对居于大都市里的农林科学院来说,创新是唯一出路。强队伍、建机制、夯基础、出成果,北京农科院精彩演绎——
创新谱
北京市农科院院史馆里,一根干瘪、短小的玉米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在玉米育种家眼中,其价值堪比黄金。
它就是我国最重要的玉米种质资源之一——玉米早熟自交系“黄早四”。40多年前,“黄早四”问世于北京农科院,其后组配杂交出“后代子孙”品种5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逾7亿亩,使得我国玉米单产实现了飞跃性提高。
北京农科院院史馆的一面墙上,展示着一位位在各自研究领域颇负盛名的专家。他们共同扛起了北京农业科研的大旗。得益于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不断的管理制度改革,如今,北京农科院拥有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现了院士零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人才评价和职称评聘机制的创新充分释放了科研活力,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农业科研单位的事业发展空间,是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两个维度划定的。”在北京农科院院长李成贵看来,农业科研人员,既是科技工作者在农业领域履职尽责,也是农业工作者在科研岗位上追求创新。
“长”在西瓜地里,“泡”在实验室中,与西瓜打了20多年交道的北京农科院蔬菜中心主任许勇,得了个“西瓜大王”的称号。他曾历时4年,带领团队绘制出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打开了西瓜生命活动的“黑匣子”,大大提升了育种效率,一举奠定了我国西瓜基础科研的全球领先地位。如今,北京农科院所培育的“京欣”系列西瓜品种在华北、华东等主产区占有率已超过60%。
近年来,北京农科院在杂交小麦、大白菜、西葫芦、鲟鱼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育种研究的领先成果,为北京种业之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农科院信息中心展厅,占据一面墙的巨型电子屏上正演示着农机深松作业的场景,作业的位置、状态、深度以及面积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中心自主开发的全国农机深松作业远程监测系统,解决了作业面积和质量人工核查难的问题,已在全国21个省市推广应用3万套。
为了抢占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高地”,早在1991年,信息中心主任赵春江就在北京市小汤山建立了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
20余载潜心钻研,赵春江组建了全球最专业的农业信息化研究团队,其研发的农机北斗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开发的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金种子云平台、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航空植保作业监管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全国范围广泛应用。
如今,北京农科院已成为我国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先行者。2017年,赵春江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家对其在农业工程科技上的成就给予的褒奖,更是对北京农科院近些年在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上的进步作出的肯定。
60年厚积薄发,让北京农科院在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农业生态治理、资源高效利用与休闲农业技术研究等六大学科领域和20个专业方向上优势尽显,为北京农业向“高精尖”冲刺提供了科技之源。
如果说销售是农产品的“惊险一跃”,那么转化就是科研成果的“生死一搏”。让成果走出实验室、试验田,扎根于京郊乃至全国的田间林下,北京农科院自有其——
转化策
被农民称为“玉米团长”的赵久然是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曾率团队研发出80多个玉米新品种,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京科968系列玉米”。
而让赵久然最自豪的,是他为2.6万个玉米品种办理的“身份证”。2013年,北京市农科院建成全球最大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在分子水平上为每一个品种明确了一个身份,一举解决了一品多名和一名多品的乱象。如今,指纹库已为各方累计检测样品5万多批次,成为玉米新品种产权的“保护神”。
重研发,也重转化,这是北京农科院“专家为本,成果为王”的价值理念所决定的。
北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率先迈入较高水平集约发展阶段。这样的成就,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北京农科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生物防治、雨养旱作、沼液滴灌、林下养殖……一项项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技术和成果,推动首都农业向高效、节水、循环方向迈进。大兴西瓜、昌平草莓、密云板栗、房山食用菌、通州观赏鱼……一个个京郊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同样得益于北京农科院的技术支撑。
从2012年开始,北京农科院正式实施科技惠农行动计划,搭建一个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立高效机制、建设专业服务队伍和实施惠农工程,面向京郊开展科技服务和成果示范推广。2015年又推出“双百工程”,力争用3到5年形成百名专家服务队伍和百个以上的亮点基地。目前,北京农科院已在京郊建立技术示范中心基地140个,构建了以专家为主体的“院、区、乡、基地”4级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
“十二五”以来,北京农科院共示范推广新品种437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79项,推广的西瓜、大桃、白菜等许多品种已成为郊区的主导品种。
只有解决了科研和推广“两张皮”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2016年,一个名叫“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家禽新疫苗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兽药,它的问世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养鸭业的“鸭坦布苏病毒病”疫情。
该疫苗从取得病毒样本到获得兽药证书历时仅5年半,而业界一般需要6到8年。“如果没有企业的合作,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让疫苗发挥其应有价值的。”主持这项疫苗攻关的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刘月焕说,项目先后有5个生物制品企业、10多个养鸭企业,共计200多人参与。
成果转换之快的关键因素在于科企的深度联合攻关。最终,刘月焕在6项技术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与疫苗成果一起以1000万元的转让费转让给两家生物制品企业。按照北京市农科院的科研成果转化奖励政策,他的团队将可获得转让费的70%。
机制的放活极大地促进了成果的转化,仅2017年,北京农科院成果转化总收入就达1.19亿元。
从首都打造高精尖农业到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再到全国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走出去”,凡国家战略所需、时代召唤之时,北京农科院必积极作为,谱写了一曲——
开放颂
北京西南900公里外,河南省邓州市沃野良田上,有一片北京农科院的杂交小麦种子生产基地,总面积达万亩。这样的规模对中原农业大省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虽是“一毛”,但辐射全国。小麦收割前,来此观摩和洽谈的各地种子经销商络绎不绝。现在,这里正在建设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未来,它将与北京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实现相隔千里的“同频共振”,合力推进我国杂交小麦的产业化进程。
北京农科院,从来就不是仅服务于北京一地的农林科研单位。
杂交小麦的异地“安家”是北京农科院服务全国的一例。像河南邓州的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一样的京外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北京农科院截至目前已建立130多处。
河北的胸膛里跳动着京津两颗心脏。两年前,北京农科院牵头联合三地23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率先打破行政区域藩篱,组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北京农科院的品种、技术等各项成果可以在联盟区域内广泛推广转化。
河北省海兴县前贷庄村的农田大多是盐碱地,“种啥都不丰收”一直困扰着村民。“京麦6号”杂交小麦示范基地的落户,让村民们看到了丰收希望。“亩产530多公斤,这么高的产量我们这里从没有过!”村民们对试种结果无比兴奋。
与前贷庄村相隔万里之遥,巴基斯坦白沙瓦瑞吉村的农民弗里杜拉也在种植“京麦6号”。“小麦的产量提高了一倍以上,我非常开心,以现在的收入,我可以把孩子们送到学校读书了。”如今,弗里杜拉正在积极向亲戚朋友推荐种植这个来自中国的小麦新品种。
这是北京农科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递上的中国农业科技名片,目前该品种已被列入北京市“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内容。中种杂交小麦公司科研部经理张胜全告诉记者,杂交小麦的适应性很强,可以从北纬25度的巴基斯坦卡拉奇种到北纬40度的中国北京,适种区域南北跨近2000公里。
“京科糯2000”在越南种植面积达150万亩,成为该国糯玉米主导品种之一;北京农科院培育的优质蔬菜种子出口日本、俄罗斯、土耳其等20个国家;温室控制器、灌溉智能控制终端、精准农业遥感技术等农业信息化产品应用于以色列、加拿大、英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上……大批的科研成果走出北京农科院的大门,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位60岁的人,或已步入晚年。但一个奋进了一甲子的科研单位,则正值壮年。一路走来,北京农科院以担当、创新、奉献与开放的风貌,在我国农业科研的历史舞台上奏响精彩乐章,也凭借着持久的积累、大胆的探索和始终如一的为农为国情怀,不断夯基固本,厚积科研力量。面向未来,她将与全国农民为伴,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伍,奋力谱写一曲“新时代农科创新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