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29日电题:“定西三宝”蝶变记——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创富观察
新华社记者任卫东、聂建江、张文静
在曾经“苦甲天下”的甘肃省定西市,干部群众经常笑称“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
一颗相貌平平的小土豆究竟有多少个“身份”?有多大作用?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甘肃定西,小土豆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不仅填饱了老百姓的肚子,带领贫困户脱贫,还正在帮助人们增收创富,实现大梦想。
(小标题)“胖土豆”变成“金蛋蛋”
十月下旬,秋收季节接近尾声,马铃薯的采挖也告一段落。赵玉山终于有休息的时间了。
过去的半个月里,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龙滩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山有序地组织村民采挖、出售马铃薯。采挖马铃薯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大事,堪比过年。
“洋芋以前是吃饭的口粮,现在‘胖土豆’变成‘金蛋蛋’了。”赵玉山逢人就提,“全村400多户、1400多人去年靠种植洋芋,每人就有2000元的纯收入。”
“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说的是同一种作物,足见马铃薯对定西人的金贵。
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铃薯是当地人度荒充饥的“救命粮”。
赵玉山说:“80年代,我家就种洋芋,挖出来,放到水里煮一煮,就是一顿饱饭。”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十年九旱,极度缺水,是我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也是甘肃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曾几何时,这里是贫瘠荒凉的代名词,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曾认为此地“苦甲天下”。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和其他作物相比,马铃薯最易成活,且营养丰富,能够快速满足人们的口腹之需。
1996年,定西市实施“洋芋工程”。2008年,定西市开始打造“中国薯都”,使马铃薯产业步入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的新阶段,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0万亩发展到300多万亩,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三,总产量由不足1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定西市副市长陈学俭介绍,目前,全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5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2%。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定西市具有代表意义和独特优势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小标题)土豆的“108”种吃法
马铃薯,一种不起眼的块茎,却兼具粮食、水果和蔬菜里的全部营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定西市有着200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当地政府和企业想方设法使马铃薯以各种新面孔示人。
如今在定西市,马铃薯一改往日“灰头土脸”的形象,化身“颜值”极高的美食。土豆苁蓉三鲜、土豆荷花酥……以马铃薯为原料,能加工成108种特色美食,令人惊叹不已:只有想不到的美食,没有马铃薯做不了的美食。
陈学俭介绍,定西市现有马铃薯主食生产企业15家、生产线22条,产能已达到13万吨,其中全粉产能2万吨。马铃薯馒头、饼干、混合面粉、挂面等主食化产品已投放市场。
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发、出口马铃薯主食化产品。企业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迷你烤馕、多纳圈等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已经“漂洋过海”来到阿联酋等国家老百姓的餐桌上。
尽管马铃薯烤馍价格略高,但依然是消费者购买的“香饽饽”。在定西经营了几家烤馍店的马小军道出其中原因:“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营养和健康。”
(小标题)“小土豆”出国记
经过多年的发展,定西不仅成为中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也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的温室大棚里,四位中年妇女戴着手套,轻轻打开苗床的卷帘,像摘葡萄一样,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粒粒“小土豆”,放置在干净的筐子里。
采摘结束后,“小土豆”将被储存在有恒温系统的冷库中。在“出国”前一周,快递员用网袋将其包装起来,码放于纸箱内。随后,“小土豆”乘坐飞机,“飞往”埃及、沙特阿拉伯,在那里“孕育”更多的“子孙后代”。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董事长李进福介绍,这些鸽子蛋般大的“小土豆”并非食用土豆,它的学名为马铃薯微型种薯,专门用于繁殖高质量的马铃薯“后代”。从2009年至今,企业已累计向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微型种薯上千万粒。
企业的出口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安定区香泉镇党委副书记祁钰森说,这家企业为150多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近20户为贫困户。
从扩大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推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到培育高质量的马铃薯种薯,定西市马铃薯在农业、经济和粮食安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定西笔记》中提及,中国有三处地方值得行走,定西便在其中之一。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定西市依靠马铃薯产业渐渐走出与贫穷相伴而生的苦难,越来越“值得行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