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全国"三秋"机械化生产进入收官阶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3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浏览次数:249
 
 
作业进度作业质量双提升
 
  本网讯 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启动以来,各地合理调配作业机具,精心组织机收机种,积极推广高性能装备、绿色高效农机化技术和经济便捷型社会化服务方式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禾熟有机收、机到有活干,农机连轴转、人歇机不歇”。截至10月31日,全国已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58万台,完成玉米机收3.9亿亩,机收率超过70%;机收中稻及一季稻、晚稻2.1亿亩,机收率超过85%;机收大豆6119万亩,机收率超过80%;机收花生288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8%;新疆北疆地区和兵团棉花机采率超过80%。秸秆、残膜机械化田间处理及秋整地、秋种同步展开,已完成冬小麦机播2.6亿亩,机播率超过90%;完成深松整地1.17亿亩,进度近八成,全国“三秋”机械化生产进入收官阶段。
 
  高性能装备增效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强化对先进适用机械的支持导向,一批带有卫星导航、作业计量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籽粒收获机)、宽幅气吸式精量播种机、采棉机、深松机等新型高效机械由点到面,大量投入农业生产。今年全国新增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中,多数是4行以上高性能机具,单机作业效率提高20%以上。“三秋”农业生产的窗口期更加可控,为冬小麦播种赢得更多主动。
 
  先进适用技术提质量。各地围绕提高全程机械化发展质量,积极推广玉米籽粒直收、秸秆还田离田、烘干一条龙“不落地”作业及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双晚技术”等绿色增产增效生产方式。充足的农机装备和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为减轻茬口紧张矛盾提供了保障,河北90%的农田实现了玉米晚收和小麦晚播,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玉米粒重,实现绿色增产。新疆大力推行机采棉+残膜回收+秸秆还田+深松深翻“一条龙”作业服务,每亩地可节约用工成本800元以上。
 
  新型服务主体挑大梁。全国18.7万个农机服务组织投入“三秋”农机化生产,积极发展订单作业、生产托管及综合农事服务,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种田,推动破解土地经营散、农技推广难、用工多效益低等难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山东省超过一半的农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收、代耕、代播等机械化生产托管服务,其中托管1000亩以上的农机合作社超过2000家。江苏省农机合作社承担了60%以上机械化耕种收、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粮食产地烘干等主要环节作业量,成为“三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