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品种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关乎农民切身利益。我国种业乱象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现在仍在继续,甚至还有所加剧,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当前,各地市场上种子品种和质量良莠不齐,种子套牌套包、套购原种繁殖生产、无证生产经营、非法转基因横行、一众合法“次品”涌入市场等乱象丛生,出现“假种子不劣,劣种子不假”的尴尬现状,尤其在玉米种子表现更为明显,不仅严重扰乱市场正常秩序,而且屡屡侵害正规种子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假种子是最令人深恶痛绝的假货之一。种下了假种子,损失的不仅仅是种子钱,还要赔上后续所有的投入和辛苦的劳作,经济损失会放大几十倍。
案例一:
去年下半年,南昌县蒋巷镇五丰、联圩两村3000亩晚稻颗粒无收,相关部门经过调查核实,发现是一起假种子事件。
案例二:
黑龙江省宝泉岭地区的种粮大户李宝军上千亩田地内玉米苗长得稀稀拉拉、甚至已发霉的玉米苗。而更让他无奈的是,其他40多人从他那里买了种子的农户,也面临血本无归的惨境。经过调查,受到损失的农户一共42家,种植总面积达万亩,损失高达近800万元。
案例三:
“人家的土豆都能卖到六毛钱一斤,我种的卖一毛钱都没人要,这批假种子真的把我坑惨了,一下损失30多万。”刘先生是平度的一位普通农民,2017年2月在当地承包了60亩土地,种下了产地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荷兰十五(晚熟)土豆种子。可到了7月份出产时,刘先生的土豆大小远不如别人家的,亩产也没超过千斤。平度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鉴定后,这批种子被判定为假种子。
防坑七字诀
1
“听”字决: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听”,就是要多听听周围的群众对这家种子卖家的信誉的反映。哪家好哪家不好,谁家骗人谁家良心,群众的眼睛一般都是雪亮的。卖种子的说破天都没用,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信誉不好的打死也不能买。
2
“看”字决:挂着“羊头”,你不能卖“狗肉”
“看”,就是要看经营者有没有“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还要看他的实际经营范围与“证”上登记的是否相符。不良商家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处游击,骗一个是一个,不具备资格的单位或个人经营种子,很难在种子的品质把关、质量检测、售后服务以及受损赔偿等方面得到保证或兑现。
3
“比”字决: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比”,就是在购买种子时,一定要多走多比,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货比三家不吃亏。千万别因为这家抓奖那家送礼就被忽悠中招,要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水分、温度等条件,选择自家地相适应的种子品种,以辨别其是否适合自己需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
“联”字决:独木不成林,联合力量大
“联”,就是联合起来办事情。大多数农民进行零散购买时在经验和实力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大家能够依托合作社联合集团购买,签订集团购销合同,既能集思广益,便于选对种好,又能享受到批发价或送货上门的优惠。
5
“凭”字决:全面取证 留存凭据
“凭”,就是如果万一受损,大家一定要有发票和一些视听资料等真实凭据。买种子时记得索要发票,这是你作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万一发生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对自家种植的损害时,一方面应积极救治和请求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及时、全面收集证据。可以收集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七种。只有及时全面取得真实、合法、且有效的证据,才能证明自己的损失与种子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有索赔成果的可能。
6
“快”字决:及时索赔 切勿拖延
“快”,就是有了充分证据证明,索赔一定,千万不要拖。索赔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索赔,即购种者直接与售种者交涉,对造成的损害依合同或依法进行赔偿;另一种是间接索赔,即向工商、种子质检、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由这些机关协助索赔和处理,也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赔偿。
7
“促”字决:寻求帮助支持,促进问题解决
“促”,就是要寻求帮助支持,促成索赔事件解决。如果售种方或有关部门态度蛮横或故意拖延,受害农户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争取媒体与舆论的支持,促进赔偿问题较快得到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基层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入户倒查力度,使售假者无处遁形,也可做到及早发现,减少农户种植风险;农户也要增强法制观念,不受非法售种者蛊惑,坚决不要来路不明的种子;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需勇于担责,可制定救助机制,对遇到假种子的农户先行救助,以免延误后续农业生产。
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假种子”坑的不仅是农民对未来的期望,更坑掉了政府的公信力。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单”可就买大了。
(来源:农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