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卡住西兰花种植户“脖子”的小种子我们育出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1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翁杰 陈铖 通讯员 高晓晓 钟秀兰  浏览次数:452
 
 
那颗卡住全国百万亩西兰花种植户“脖子”的小小种子,我们育出来了!

一颗好种子的浙江故事
  浙江在线1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陈铖 通讯员 高晓晓 钟秀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国农民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去年6月,“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在浙江正式启动,目标到2022年,在西兰花主产区,国产西兰花种子市场占有率20%以上,就是要在西兰花领域拥有话语权。
 
  1月10日,西兰花种业大会在台州举办,全国的西兰花育种专家齐聚于此。记者从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获悉,基于多年来的储备和一年的联合攻关,目前浙江产西兰花种子已占本省市场份额逾20%,而浙江西兰花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西兰花种子打擂台

  “浙青”“台绿”被点赞
 
  1月10日上午,西兰花种业大会的现场示范田里,种子打起了擂台。
 
  一边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国外某公司的西兰花种子,一边是浙江农科院、台州农科院培育的“浙青”“台绿”系列等为代表的国产西兰花新品种。
 
  看花球、拨蕾粒、比颜色、算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种业公司、育种专家、种植大户,一项项比较,高下立判。专家普遍认为:“台绿5号”“浙青80” 等国产新种丝毫不逊于国外品种,甚至在一些特性上还超过了。听到“浙青80”被赞,育种人省农科院顾宏辉博士长舒一口气。因为这颗小小的种子,牵动着无数西兰花种植户的心。
 
  在台州临海,种西兰花的陈学仇无疑是乡亲们眼里“有大本事的能人”。他不仅在临海种了5000来亩西兰花,在河北、内蒙古等地也都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生产基地。全国西兰花种植约百万亩,他一个人就种了两万余亩。可就是这样一个能人,却被一粒芝麻大小的种子死死地“卡住了脖子”。有一年种子特别紧张,他因买种心切被人骗了118万元。
 
  不单是老陈,浙江乃至全国的西兰花种植户不少都遭遇过“无种可用”的尴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超过95%的西兰花种子长期被这些公司垄断,一边价格一涨再涨,一边种子供应始终紧张。
 
  “因为国外公司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经销渠道完整,加之他们的价格回落至和国产种子齐平。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品种只有在品质上明显胜过,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顾宏辉说,尽管他们团队之前就已经选育出多个不错的品种,但他们丝毫不敢放松,一再推出新品种。
 
  10日擂台上选出的浙江品种好不好,农户心里已经有一本明账。温岭农户江福初告诉记者,他2018年第一次试种了100亩“浙青80”,现在看品种的田间性状表现非常不错,花球圆整、紧实,蕾粒细腻,蕾色深绿。他说,预计产量比以前用的国外种子还要高10%。
 
  老农的落寞背影揪心

  十多年泡田里育良种
 
  江福初不知道,这10%的增产来之不易。
 
  虽说浙江牵头的联合攻关启动还不足一年,可一批浙江育种专家在此领域耕耘已久,而何道根便是其中之一。早在2003年,作为台州农科院的一名育种专家,何道根从水稻育种转向西兰花育种。当时,台州已是全国西兰花的主产区之一,但西兰花种子供应却一直紧张。
 
  “何老师,您的种子育成了么?我们都等着用呢。”
 
  “还没成功?那好歹弄些日本种子给我们种种,您是专家肯定比我们有门路。”
 
  育种十几载,何道根记不清有多少次,农户们像这样问他要种子,最后失望地离开。科研上的困难都不曾难倒他,可独独这样的场景他“最怵了”。
 
  有一回,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农找到何道根,说啥都不信没种子,认准了他不肯把“好东西”拿出来。何道根好说歹说,对方才将信将疑。“最后,老爷子就闷着头,在我办公室里一支支地抽烟;好一会儿,才站起身来,默默地走了。”何道根说,那个落寞的背影到现在都牢牢地烙在他心里。
 
  也难怪,过去因国内市场没有可以替代的种子,国外某公司的西兰花种子几乎一家独大,价格一涨再涨。陈学仇说,最高的时候一粒西兰花种子就要卖0.2元。“那真是高得离谱,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们种一个一两斤重的西兰花也只能赚几毛钱。”他说,可即便是价格涨了3倍多,农民也照样得买,甚至能买到这家公司的种子还算是“有本事”。
 
  看着种子价格噌噌地涨,何道根心里那个急啊,有一回甚至还梦到了那个落寞的背影。为了给农户一个满意的答案,何道根终日泡在田间地头,做试验搞对比。
 
  但是,何道根也认识到,培育西兰花种子远比他想得还困难。“因为,西兰花是外来品种,国内育种材料并不多;材料不够多,育种自然困难。”他说,国外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种,向市场投放的都是“雄性不育系”品种;这类种子只能用来生产不能作为育种材料。和种植户一样,何道根感觉也像是被卡住了脖子一样。
 
  “急也没用,只能是慢慢收集材料,一点点积淀。”过了最初的焦躁期,何道根开始正视育种中遇到的困难,加紧收集材料。之后的十来年里,他沉下心来,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育种材料,一边反复进行配比实验。
 
  前两年,何道根育出了几个品种,试种后产量高颜色也绿,他满心欢喜以为能找出明星品种来。然次年拿到外省一种,这些品种耐寒性不够,全歇菜了。后来,他准备大面积推广“台绿”1号,然而种子却跟不上,一年只生产了几十公斤——原来是制种路径出了问题。
 
  终于在2011年和2014年,何道根团队育成的“台绿1号”“台绿3号”品种通过审定。在“台绿1号”通过审定当年,与之特性相近的国外某品种“绿雄10”价格应声回落,10克装每包从200元降至115元;2014年,“台绿3号”通过审定,国外主打品种“耐寒优秀”价格每袋降价了50元。
 
  种子争夺是场拉锯战

  科研期待“好土壤”
 
  目前,浙江种子占全省西兰花种子市场虽超过20%,但在全国市场里中国种子仅占约10%。显然,要进一步扩张浙江农业“芯片”的市场份额,前路还很长,还需要更多更具竞争力的好种。而培育好种,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最关键。
 
  “种子市场的争夺是一场拉锯战。”西兰花联合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李国景说,国外公司不会轻易将市场拱手让人,他们还会不断推出新品种;而且,国外公司在这方面积累深厚,培育出良种概率也更高。因此,浙江种子乃至中国种子要一手继续培育更多好品种,一手将已有品种推向全国进行适应性试验,让全国各地农户都对国产种子有信心。
 
  要打赢这场拉锯战不容易,单靠浙江一地更是不够。如今,全国21家科研教学单位、种子企业和推广单位已加入到 “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中,并签订了“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材料、信息、人才共享协议,成立攻关联合体。尤为重要的是,联合体成员签署了人才资源信息共享协议,启动了我国西兰花核心种质材料及主要育成品种DNA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工作。
 
  “建了DNA图谱库,将会把攻关组的每家科研机构的优质材料全部录入进去,有利于打破各个科研单位之间的壁垒,让优质材料共享。”李国景分析。据了解,目前已收到联合攻关单位提供的近400份DNA样本,为加快新品种选育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础。现如今,何道根、顾宏辉和攻关组其他专家们的“分工”也越来越清晰。
 
  “联合攻关就是要补齐短板,激发育种专家们的活力。”李国景介绍,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都出台了不少好政策,有的是激励科研人员到企业任职,有的是要求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保障科研人员收益。
 
  然而,记者注意到一些政策仍然存在落而未实的现象。就种子培育来说,记者了解到,有的科研团队育种成功并实现量产,通过种业公司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按照政策,这类分红是可以用来奖励团队成员的,但有的科研机构却不敢分或不愿分,大大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浙江现代农业走在全国前列,在农业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除了承担联合攻关项目,在进一步激励育种科研人员活力政策的探索、落地上,是否也能走得更快些呢?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