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农旅观光+科技升级 “绿色”油菜前景“灿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2  来源:《 农民日报 》( 2019年04月02日 05 版)  浏览次数:293
 
 
 
魏良富家庭农场用无人机植保。
 
    本报记者杨丹丹文/图
 
    春天的安徽是绿色与黄色的海洋。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田穿插在绿色的田野里,将江淮大地点缀得美轮美奂。络绎不绝的游人以油菜花为背景拍照随处可见。农业的观赏性功能在这个春天充分显现。油菜这个古老的产业在新的时代里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统种植转型升级
 
    “早些年,我们一直种油菜,可是后来效益越来越低,简直入不敷出。后来就一直把田闲着了。这两年,在农业科技专家的帮助下,我又重新种起了油菜。”黄山区三口镇良富家庭农场主魏良富介绍说,今年他流转种植了1200亩油菜,主要种植的是“中油杂19号”“中核杂418号”两个品种。现在的油菜种管收已经全程实施机械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为了保证油菜的质量,病虫草害防控采用的都是高效低毒农药。在专家老师的帮助下,老魏还筹建了小型油脂加工厂,从双低高含油量油菜籽生产到油脂加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创建了菜籽油品牌商标,所压榨生产的浓香型菜籽油市场售价为36元/公斤,较当地其他小型榨油厂生产的菜籽油每公斤售价提高16元,实现了提质增效。
 
    “我们是传统的油菜种植大镇。近年来,由于油菜根肿病、菌核病、猿叶甲、跳甲等病虫害以及草害日益加重,农民缺乏科学有效防治技术,加之油菜品种老化,导致油菜生产遭遇到重大技术障碍。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中油所、华中农大、安徽省农科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所和沈阳农大等单位的专家在巷联村建立了500亩油菜高效生产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示范基地,通过科学布局、大户带动等方式,向广大农民推介双低油菜新品种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镇长孙鸿杰介绍说。花期,每天来赏花拍照的游客就有600人左右。政府部门为了发展农旅经济,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油菜,市县出台了奖补政策,种植一亩油菜的贴补达到200元。
 
    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李泽福介绍说,他们已经连续三年在该镇建立了油菜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推广应用优质高产抗病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油菜专用缓释肥、轻简化及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油菜种质包衣技术、封闭除草技术、健身栽培技术和无人机飞防等病虫草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示范面积3000余亩,当地油菜产量也从100多斤/亩逐渐增加到300斤/亩左右,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平均降低25%左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成效显著。
 
    “我们公司主营油菜种子销售,目前是安徽油菜销售量最大的种业企业。见证了油菜产业从兴旺到衰落再到复苏的全过程。最辉煌时期,在合肥的一个郊县一年就销售油菜种子数十万斤。随着国家种植结构的调整,安徽油菜生产大幅压减。油菜种子销售量也大幅下滑。如今,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农艺农机的融合推广,油菜产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我们已感受到了油菜种业的慢慢复苏,推出更多优质种子,为地方创造风景更为农民创造效益,我们对这个产业充满了信心。”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仁长告诉记者。
 
    油菜产业几经沉浮
 
    “地方政府意识到油菜观赏价值的重要性应该是从婺源县开始。国家油菜体系去年在婺源开会时,当地主要负责人的一番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一个油菜花期能给他们县带来几十个亿的旅游性收入。能让油菜花期多延长一天,就能多创造一个多亿的价值。市场的需求也给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新的使命。”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侯树敏感叹道。
 
    “安徽是油菜种植大省。油菜病虫草害是我省油菜高产高效生产上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造成绝收。油菜的主要病虫草害为菌核病、根肿病、蚜虫、跳甲、猿叶甲、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等,而且随着气候的变化和耕作方式的改变,油菜的主要病虫草害种类也在悄然改变,这些都给病虫草害的防控带来新挑战。”侯树敏介绍说,安徽省油菜生产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品种主要为白菜型油菜,单产30-40公斤/亩;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油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种植面积和单产均有大幅增加,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平均单产达70公斤/亩,种植的油菜品种也由白菜型向甘蓝型转变;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全省油菜进入到高速发展期,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大幅上升,至2005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500余万亩,平均单产达
 
    130-150公斤/亩,油菜品种也从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转变为以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为主,同时,油菜品质也逐渐改良,由高芥酸、高硫甙向低芥酸、低硫甙转变;2005年至今,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油菜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劳动力和农资成本增加,油菜籽市场价格较低,油菜种植效益不高,安徽省油菜种植面积逐渐开始下滑,至2017年油菜种植面积只有400多万亩,随着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病虫草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取得突破以及油菜多功能综合利用(油用、观花、菜用、蜜用、饲用和肥用)开发成功,2018年油菜种植面积达570多万亩,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油菜品质也实现优质化,一大批高含油量、高油酸、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菜籽油品质大幅提升,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人体健康,成为健康食用油。随着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病虫草害绿色生态防控、油菜专用缓控释肥和健康油脂加工等技术的不断提高完善,安徽省高品质优质油菜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加强一二三产融合,提升油菜种植效益,特别是综合开发油菜多功能利用途径,发展油菜深加工业,提升油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方向。
 
    锁定长江流域绿色发展
 
    “我国是个油料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油料消费大国,保障国家油料生产安全和食用油有效供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我国目前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为30%左右,其中油菜提供了50%以上的产油量,稳定甚至提高这个供给水平是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产业安全所必要的手段。而长江流域作为我国重要油料产区,油菜生产在保障国家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方面、在促进长江流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书记赵长军介绍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所以,把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搞好了,实现稳定发展,对维护国家的食物供给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推进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赵长军介绍,近几年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协调创新,在一些关键问题和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大力发展化学农药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促进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转变,减少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投入使用,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近年来,在国家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功能研究室通过协同创新,明确了油菜主要病虫草害在当前气候条件、栽培模式下的发生流行规律及成灾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油菜病虫草害绿色、轻简、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包括抗病油菜品种筛选与利用技术、新型种子包衣技术、新型生物疫苗应用技术、油菜病虫草害生态防控技术、油菜虫害物理防控技术、油菜苗期“一调三抗”技术、油菜花期“一促四防”技术、秸秆(菌核)快速腐解技术、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等,并研发出一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产品、新装备。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