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山东省莘县燕店镇杨二庄村的虫子养殖基地,只见基地内废弃的瓜秧堆成了山。基地主人,杨二庄村村民朱振彬介绍说:“别看这么多瓜秧,很快就会被虫子吃掉。”
香瓜之乡的秧蔓烦恼
燕店镇是香瓜之乡,有“中国香瓜第一镇”的美誉,可收获季结束,处理瓜秧却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能放火焚烧,牛羊又不吃,只能倒在沟渠、堆在路边。长期堆放,底层的瓜秧就会腐烂,极易滋生病菌。
朱振彬是个有心人,2015年,他在北京打工,有一天到农科院维修空调,恰好看到农科院的专家在做利用虫子降解秸秆化害为利方面的实验。“既然这种虫子可以消化秸秆,那肯定也能消化瓜秧,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对这种虫子感上了兴趣。”这次偶遇,点燃了朱振彬创业的火花。
从农科院回来,朱振彬就开始多方打听、查阅资料。经了解,这是一项利用饲养虫子,让虫子将蔬菜瓜果秧蔓、秸秆,通过其自身消化系统,转换成有机肥的生物科技技术。这种虫就是蛴螬,成虫叫白星花金龟。幼虫爱吃腐烂的东西,秸秆秧蔓经过长时间堆腐之后,会腐烂变软,这种腐殖质正合蛴螬的胃口。它最让人震惊的能耐是,它吃进去的是秸秆和秧蔓,排泄出的是财富。这虫子产生的排泄物不含氨气,没有刺鼻的味道,因此不叫粪便,而叫粪沙。粪沙作为有机肥,有着广阔的市场。同时蛴螬干虫还是很好的中药材,价格不菲。
返乡创业发展“绿色产业链”
经过三年学习研究养殖虫子,2018年6月,朱振彬怀揣着梦想回到老家。他在燕店镇杨二庄村租了11亩地建成场院,盖起了育种棚,并把道路两旁和沟渠的4个村庄的400多吨瓜秧全部回收到自己的场院内。今年年初,朱振彬购进了第一批45万只幼虫种苗入驻育种棚。最近,随着天气转暖,蛰伏的幼虫渐渐苏醒,蚕食秧蔓,排出粪沙,开始了它们的“升值之旅”。
朱振彬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只幼虫三个月,能吃掉25斤左右的秧蔓,产出17斤左右的粪沙。今年起步,我这45万只虫子能吃1125万斤的秧蔓,产765万斤粪沙。不但能解决我们镇的‘秧蔓之灾’,还能创造收入,一举两得,今年我将建成成虫孵化棚、生物转化棚,建成后,每年的秧蔓垃圾处理量都将翻倍。”
朱振彬介绍说:“这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虫子,还可以食用,我希望有一天它能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谈起将来的发展,朱振彬信心满满。(房孝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