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麦播基础较好,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冬春管理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小麦生产形势整体较好,据3月份农技系统苗情调查,全省一二类苗比例达90%以上,好于上年,持平常年。目前,全省小麦中北部正处于抽穗扬花期、南部处于扬花灌浆期,大部分麦田群体充足,墒情适宜,长势较好,丰产架子初步构建。但是小麦生产也存在赤霉病流行风险高、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后期天气不确定性大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不失时机地抓好后期田间管理,针对当前生产形势,我省小麦后期管理要以“养根护叶、防病治虫、防倒防衰”为重点,促进“稳粒数、增粒重、提品质”目标实现。为此,提出如下技术管理意见:
一、要持续加强重大病虫防控
4月中旬以来,我省出现的多次降雨天气,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十分有利。各地要以赤霉病、条锈病、麦穗蚜为重点,继续加大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力度。豫南麦区要争取对赤霉病进行第二次防治,豫中北麦区要根据小麦生育进程和天气情况,抓准赤霉病防治时机,确保防在发生流行前;小麦生产后期往往多种病虫重叠发生,交替危害,各地应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兼顾白粉病、吸浆虫、麦穗蚜等其他病虫,同时,注重防病治虫和防早衰相结合,推行药肥混用,努力做到一喷多效。
二、要因天因墒浇好灌浆水
适时浇好灌浆水,能平抑地温,减缓干热风和高温热害影响,以水调肥,以肥养根,以根护叶,增加粒数,促进灌浆,提高粒重。对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有水浇条件的要适时浇好灌浆水,灌浆水以扬花后10-12天为宜。浇灌浆水时应选择无风天气和掌握水量,浇后不使地面积水,切忌大水漫灌;对土壤肥力高、墒情好的地块,可根据后期降水情况不浇灌浆水;小麦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遇到大风天气,易引起倒伏,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要避免浇麦黄水。
三、要科学开展防灾减灾
小麦生长后期气候不确定因素较多,各地要及时制定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好各项措施。一是防倒伏:“麦倒一把草,谷倒一把糠”。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倒伏时有发生,今年我省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后期存在潜在倒伏危险,要避免在有大风的天气前浇水,防止倒伏发生。二是防早衰:对有脱肥症状的麦田,灌浆初期要普遍开展叶面喷肥,预防小麦后期脱肥早衰,延长灌浆时间,稳定小麦粒重。三是防穗发芽:豫南麦区在小麦成熟时容易遭遇连阴雨,为防止穗发芽,要在小麦蜡熟中后期及时收获。
四、要加强优质小麦管理
今年我省优质小麦加快发展,各地要抓好优质小麦配套管理措施落实,保证品质。对强筋小麦,生育后期一般不再灌水,若麦田植株呈现明显旱象,宜在齐穗至开花期进行灌水,后期进行叶面喷氮,提高品质;对弱筋小麦要避免后期追施氮肥。抽穗扬花期要重点抓好赤霉病、叶枯病、吸浆虫等防控。要指导农民在蜡熟末期收获,收获前进行田间去杂,收获时严格按品种单收、单打、单储,防止混杂降低优质小麦商品等级。
各级农技部门要高度重视小麦后期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积极应对极端天气,落实好防灾抗灾减灾措施。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开展后期管理,同时通过开展电视讲座、技术培训、发放明白纸、服务热线、网络、短信、微信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大技术宣传力度,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要充分发挥好各级各类小麦示范田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带动群众科学开展后期麦田管理。